【人間社記者妙方大樹報導】身兼五、六個社團幹部職責,還能游刃有餘地參與佛光會各項活動的清水分會督導李泉聲,活躍、主動、熱忱是他在社區服務工作中的標誌。
李泉聲執教鞭四十五年,二○○一年自清水國中退休後,第一份責任就是擔任清水分會會長,並積極投入南社工環保社工、台中縣元極舞推廣協會理事長、佛光會第五區督導委員會會務輔導組等公益團體,持續地服務大眾。
李泉聲學佛後給自己的準則,是「凡事求自己,學佛的慈悲、觀聲救苦。」他表示,學佛、服務大眾當中,學習到處事以平常、平等心態看待,不要患得患失,學會放下,了解成就是眾人的。到最後,凡事以廣結善緣為主要念頭,而沒有個人的私心。
四十幾年前,他第一次到靈巖山寺朝山,當時只感覺山路崎嶇,一心認定「我就是為了消業障,所以,要忍耐。」如今參加佛光山朝山修持活動,卻是一心將功德回向給大眾,而忘了自己是否還有多少的業障須償還,他的行佛印證了「以無為有」的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