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中小學新教材 古詩文增八成

 |2017.08.29
1406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中小學九月啟用的新教材,將大幅增加古詩文篇目。圖為小朋友穿上漢服,在老師指引下學習古代禮儀、書法等。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據中新社報導,九月新學期開學在即,中國大陸中小學起始年級將開始使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新教材。新教材更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

中國大陸教育部昨天召開發布會介紹新教材編寫情況。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介紹,新教材的編寫堅持三原則: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以學生為本,易教利學;堅持繼承發展,守正創新。

新教材將義務教育階段原品德課調整為「道德與法治」,強調德法兼修。在小學和初中分別編寫了法治教育專冊教材,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其他冊次教材結合相關內容分散嵌入。其中,小學涉及三十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五十多部法律法規。

同時,道德與法治教材介紹了傳統節日、民歌民謠、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輝煌科技成就等內容,講述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內容。

語文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小學有古詩文一百二十九篇,初中有一百三十二篇,增設專題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與原版教材相比,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增幅達百分之八十;消息甫一發出,就引發熱議,網友的反應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盛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有望,有人哀嘆又要多背課文了。不過,有分析指出,百分之八十這個數目看起來很大,但是因為過去教材中的文言文太少,所以顯得增加的幅度很大。

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教授路文彬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教科書中增加古詩文篇目是一種必然。他說:「這些年來,古詩文篇目增加的呼聲與意向愈來愈明顯,國人物質生活富足以後,就會有精神尋根的欲求,這是一種自信心的表現,是很正常的時代表現。」

學者:生活富足就該有尋根欲求

語文教材還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如《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清貧》、《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黃河頌》、《我愛這土地》等文章,小學約四十篇,初中三十多篇。

為開闊學生視野,語文教材還選取來自不同國家的名家名篇。選文涉及革命領袖和歷史人物如列寧、高爾基,科學家如居里夫人、法布爾,自然和人文景觀如荷蘭的牧場、埃及的金字塔。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選入的外國作品約占總篇數的百分之十。

歷史教材專門有兩冊系統講述中國共產黨建立、發展,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史實,涉及老一輩革命家四十多位;完整介紹了中國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到最終勝利十四年的史實,強調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

據報導,新教材編寫從二○一二年啟動,到二○一七年全部完成,歷時五年。二○一七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二○一八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二○一九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