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本:台灣的一大步 庄腳囝仔 把產業推上太空

 |2017.08.25
4970觀看次
字級
福衛五號計畫總主持人張和本。 圖/太空中心

【本報綜合報導】推動福衛五號計畫的最大功臣之一就是計畫主持人張和本,小時候住在台中鄉下的他是個道道地地的「庄腳囝仔」,成功大學航太系畢業時在教授指引下,順利申請到美國田納西大學太空學院,金融風暴後原本想留在美國工作,但最後仍回到台灣為太空發展盡心力。張和本說,福衛五號或許對世界太空發展是一小步,但對台灣而言卻是一大步。

台中出生的張和本,父親是小學老師、母親是家庭主婦,小時候家裡種田,小學六年都是打著赤腳上學,放學後也經常到河裡面去,「小時候沒有想過會上太空」,選擇成大航太系是因為覺得飛機很有趣,明明是鐵做的卻能在空中飛行;畢業服完兵役後返回學校擔任助教,在教授及學長的鼓勵下申請到田納西大學太空學院念書,也成為孕育這顆最台衛星的主要推手。

當年國家太空計畫室籌備處前副主任戎凱邀請他回台參與福衛一號的研發,張和本於是率領二十幾名太空中心同仁至TRW衛星公司深度學習二年半,「每個人都很拚命」,期間每天只想著要如何把最先進的技術帶回台灣,甚至每天都霸占著傳真機,急著把剛學到的技術與台灣同仁分享。

後來因故離開太空中心,返回美國工作,也到波音公司參與發射載具、太空站等計畫,重返台灣探親時與時任國研院長的莊哲男談論,莊哲男便力邀他返台工作,雖然台灣薪水待遇可能無法維持與在美國同等的生活水平,但經與妻子討論後依舊決定回到台灣貢獻專長。

談到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張和本表示,在波音公司光衛星部門就有逾千人,而在台灣參與的僅有約二百人,每個人從設計、驗證到測試都一路參與,台灣科學園區的研發能量也讓他感到相當驕傲。

「福衛五號或許對世界太空發展是一小步,但對台灣而言卻是一大步」,張和本也說,福衛五號升空就像是嫁女兒一樣,「對女兒很有信心」,身為父親的太空中心總是會因路途遙遠忐忑不安,而他也預計當福衛五號發射至太空後,待其穩定運行提早退休,退休的願望就是「看到福衛五號為台灣拍下的照片」。

主要任務酬載

光學遙測酬載

接替福衛2號遙測任務

特性

台灣自行研發產製

全球第1顆應用於太空遙測的CMOS影像感測器

運行/到訪周期

於高度72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行

每2天繞過台灣1次

解析度

黑白影像2公尺

彩色4公尺

影像應用

國土安全

環境監控

防災勘災

科技外交

科學研究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