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聊天室 不協和音:讓孩子有叛逆的安全感

文/第五德嘉 |2017.08.03
6262觀看次
字級

文/第五德嘉

卓岳的爸爸是位名醫,希望兒子將來能繼承衣缽,然而升上高中後,卓岳雖然數理資優,但其他科目只有中上而已。有天,他和爸爸聊起選填校系的問題,爸爸希望寶貝兒子能「再」用功一點,但卓岳慎重地告訴爸爸:「我的未來由我自己決定,不是由你決定!」一向開明中帶點威嚴的爸爸,一時容不下兒子這樣的想法,小小的家庭風暴就此展開。

不過卓岳也不是用冷戰到底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在家裡還是有說有笑,只是讓爸爸媽媽知道,不要想替他做決定,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情緒勒索測底線?

小孩就算不會讀心術,但從小和爸媽相處久了,經過十多年的底線測試,也知道爸媽在什麼情況下會呈現狂怒狀態,何時可以節節進逼,何時該適可而止。就這樣,孩子學會了「叛逆的安全感」,也就是說,孩子知道只要不突破底限,他的行為及需求爸媽不得不容忍。但這樣的情緒測試,孩子是不敢任意在外人身上嘗試的,「叛逆的安全感」只會在家中產生。

其實小孩是很「賊」的,他們被困在升學考試的循環中,難免有不滿及壓力要宣洩,他們想脫離掌控,於是轉而去逼迫家長,簡單地說,就是用「情緒勒索」的方式,讓父母順從他、認同他。

學習社會化的過程

孩子在社會化過程中,首先會選擇在爸媽的安全區域表達不滿,這是正常且合理的,對爺爺、奶奶也是如此。無論是爸媽親自教養、隔代教養或三代同堂的教養,孩子都一樣會測試大人的底限,而這些其實都是他們學習社會化的過程。相反地,若是家庭無法提供孩子足夠的溫暖,他們就容易成群結黨,用各種行為來表現對社會的憤怒不滿,如集體飆車、吸毒賭博、對弱者甚至貓狗暴力相向等,久而久之,也容易對社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這一切都是青春期的自然現象,因為人是很現實的,孩子自然也不例外,有利益就會有衝突產生,當然也會有情緒上的碰撞不滿,要了解這是孩子負能量的正常宣洩,才不至於挫折感連連。

但是,爸媽又該如何面對呢?

一、不要太執著、介入太多

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人就該從小在跌跌撞撞中長大,久了就能將生命中的絆腳石當作成功的墊腳石。如果爸媽太過介入及保護,只會抑制孩子的學習,而當孩子沒有足夠的歷練,一旦遇上挫折,必然會不知所措。

二、別怕「BM小孩」

BM是一個遊戲術語,也就是「態度不佳」(Bad Manner)的英文縮寫,又稱「嘲諷」。在網路電玩中,要打破嘲諷只有兩種選擇,不是硬碰硬衝撞,不然就是用「法術」來淨化與抹消;而在真實生活中,對上孩子的壞EQ,何不透過適當的磨合,產生新的「家族氣質」及「嶄新的價值觀」,讓「BM小孩」逐漸轉化出穩定善良的氣質。

所以,不妨容許孩子叛逆一下,再引導他們透過成長學習找到自我。

井底之虎

唱反調的孩子,爸媽反而不用擔心,因為他們有想法,也懂得拒絕,自然不會被現實人生吞噬;反倒是爸媽要小心,不要用威權把孩子推入心靈的深淵,或是不小心把孩子教養成邪惡社會裡的單純魚餌。

家父長式教養的家庭,常會剝奪孩子伸展的空間。孩子對人生充滿野望,卻被壓抑成「井底之虎」,這樣多可惜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