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闕曉菁 |2017.07.28 語音朗讀 14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墨西哥政府和業者共同為坎昆市沿岸60公里長的珊瑚礁投保。圖/路透 美國國會兩黨領袖22日宣布達成協議全面制裁俄羅斯。圖為美國國會。圖/法新社 OPEC豁免利比亞、奈及利亞減產,是要幫助這兩國的石油工業從多年的動亂中復甦。圖/資料照片 緩解東京奧運將面臨的交通壓力, 日本啟動「遠距辦公」計畫,鼓勵民 眾在家工作。 圖/路透IMF總裁拉加德24日在出席「全球經濟 挑戰:與拉加德對話」時表示,IMF總部 10年後可能遷北京。 圖/法新社為節約用水,教宗下令關閉梵蒂岡 境內包括各花園及聖伯多祿廣場的所 有噴泉。 圖/美聯社南韓總統文在寅(右)拚經濟,這 兩天要與14家超大企業主管會面。 圖/美聯社倫敦市中心常見車水馬龍。為抑制 空氣汙染,英國政府宣布將在2040年全 面禁售汽柴油車。 圖/法新社 整理/闕曉菁 7/21 墨西哥 為珊瑚礁投保 全球首例 墨西哥觀光勝地坎昆21日發布試辦保護珊瑚礁的新構想,政府與飯店業者共同為沿岸珊瑚礁支付保費,如果珊瑚礁遇暴風雨受損,修復費用由保險公司埋單。 坎昆市沿岸珊瑚礁是全球首度納入保險保護的珊瑚礁。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以及美國的大自然保護協會帶頭推動坎昆市保險政策,並由墨西哥政府贊助。 根據政策,仰賴觀光的當地機構將共同支付保費,可能介於100萬到75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萬至2億2000萬元)之間,沿岸60公里長的珊瑚礁和其所屬海灘將受監控保護。 7/22 美國 制裁俄羅斯 參眾兩院動起來 美國國會兩黨領袖不顧白宮強烈的反對,22日宣布達成協議全面制裁俄羅斯,以懲罰俄國干預美國選舉,以及對烏克蘭等鄰國和敘利亞的軍事侵略行動。聯邦眾議院接著在25日壓倒性表決通過對俄羅斯、北韓、伊朗等3國實施新制裁,以及迫使總統川普須取得議員同意才能對莫斯科減輕制裁。 白宮共和黨員罕見地限制了總統權力。不過,法案仍須交由參議院表決通過。克里姆林宮警告,若再次向俄國實施制裁,對兩邊都會不利。歐盟執委會官員則對制裁內容表示關切,因為此案可能恐影響歐盟能源自主性。 7/24 俄羅斯 貫徹減產協定 沙國限制原油出口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24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討論減產協定的工作委員會,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法利赫表示,沙國8月將把每天原油出口量限制在660萬桶,比1年前減少100萬桶,並鼓勵其他減產參與國加強落實減產目標。 6月減產協定的目標達成率為92%,低於5月的110%。法利赫表示,「一些國家(遵守減產承諾的程度)持續落後」,「我們必須解決」。減產協定的另一威脅,是不受約束的利比亞與奈及利亞產量持續增加;這兩國豁免減產,是要幫助他們的石油工業從多年的動亂中復甦。 7/24 日本 因應東京奧運 啟動「遠距辦公」 2020年東京奧運進入為期3年的倒數計時,日本24日起至奧運前,每年將鼓勵各企業員工響應「遠距辦公」,以改善交通壅塞情況與日本向來硬梆梆的企業文化。當天首度測試遠距辦公計畫,有三得利、味之素和東急建設等近930家公司和組織參與,讓員工在家裡透過網路工作,舒緩電車的交通壓力。東京都會區人口約3500萬人,東京市區就有近1400萬人,每天有許多通勤族往返於東京市區,在東京奧運舉辦之際,東京面臨每日載運量的挑戰將高於2012年倫敦奧運。這項計畫除了緩解東京的交通壅塞,也希望提高企業工作型態彈性。 7/24 美國 IMF總部 10年後可能遷北京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24日在華府表示,若中國大陸與其他大型新興市場持續成長,並且反映在IMF的表決結構中,IMF總部10年後可能從華府移至北京。IMF章程要求,總部須設於分額最大的成員經濟體。 IMF自1945年成立以來,分額最大的成員經濟體一直是美國,美國目前所占投票權分額為16.5%,是IMF唯一具有否決權的成員;目前IMF投票權排名第2和第3的日本、大陸都只有6%強。經濟學家認為,依照目前成長趨勢,中國大陸可能在10年內超過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7/24 梵蒂岡 乾旱嚴重 教宗下令噴泉全關閉 美聯社24日報導,羅馬及梵蒂岡遭遇60年來罕見的嚴重乾旱,教宗方濟下令25日起將關閉梵蒂岡境內約100座噴泉,來度過缺水困境。 義大利今年春季遭遇嚴重乾旱,降雨量只有正常值的兩成,羅馬當局已考慮實施限水。義大利今年的旱災已經造成生態及經濟損失,重要作物橄欖、葡萄及農產品乳酪等產量大減,農損估計將達到23億歐元(約新台幣811億元)。 教宗方濟在2015年透過天主教通諭表達對未來環境的擔憂,他譴責浪費行為,並指出乾淨飲用水對人類和環境至關重要。 7/25 南韓 經濟成長預估 3年來首度站上3% 南韓政府25日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0.4個百分點至3%,是3年來首度站上3%,主要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帶動南韓出口與投資回升,及政府追加預算。南韓策略與財政部也預估,明年經濟將成長3%,因就業及所得增加,惟投資將減緩。目前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南韓今年經濟將成長2.7%,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預估為2.6%。 南韓政府未來兩個月將投入7.7兆韓元的追加預算,下周也將公布針對大企業與超級富豪的增稅計畫。南韓總統文在寅定27、28日首度與三星、SK集團等14家超大企業主管會面。 7/26 英國 2040年 全面停售柴、汽油車 英國政府26日宣布自2040年起所有市面上銷售的新車都必須是純電動車,禁止銷售柴油引擎和汽油引擎新車,連油電混合車都禁售。英國這項做法大致和法國政府兩周前的宣示相同,象徵電動車的勝利與傳統引擎的末路。 英國政府將提撥30億英鎊(約新台幣1200億元)整治空汙,包括在無人駕駛、零排放技術方面投資逾8億英鎊(約新台幣300億元)資金。兩周前法國也提出類似計畫,擬於2040年強制停售柴、汽油車,變成「碳中和」國家。巴黎、馬德里、雅典和墨西哥市都已宣布,將自2025年起禁止柴油車進入市中心區。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說如是說如是說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