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隨氣溫日漸升高,國內流感疫情自五月以來,類流感就診人次首見趨緩,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上周全台類流感門、急就診共十一萬九千多人次,較前一周減少百分之六點七,但上周經審查為流感併發重症仍有一百二十四例、十一人死亡,推估疫情將可在七月中下旬脫離流行期。
日前一名四十五歲洪先生染上流感,仍繼續上班,但與同事談話卻「顛三倒四」、「胡言亂語」,匆忙就醫還忘記生日、身分證字號無法填寫資料,所幸經診斷服用流感抗病毒藥劑後病情好轉。
針對染上流感,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流感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但當出現嚴重併發症,病毒將侵犯腦部致腦膜炎、腦炎等,代表已影響到腦部,需特別注意提高警覺。
羅一鈞指出,流感疫情雖出現反轉,輕症疫情降溫,但仍會持續有重症個案確診,以往年疫情來看,新的重症病例數將隨著輕症疫情趨緩後減少,目前感染病毒型別仍為H3N2,B型流感僅占檢出流感病毒的百分之八。
疾管署提醒,民眾如有類流感症狀,就醫經醫師評估符合條件,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會持續擴大使用至本月底,如病情進展至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重症危險徵兆者,應速至大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