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右)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在社群媒體上發布照片卻誤植為印尼總統佐科威。圖/取自獨立報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在德國漢堡會談,白宮新聞室將習近平稱為「中華民國總統」。圖/截自電子郵件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八日在二十國集團(G20)德國峰會舉行場邊會議,川普稱習近平為朋友,說很榮幸認識習近平;不過,「川習二會」後不久,白宮透過電子郵件發給媒體的川普開場發言,稱習近平為「中華民國總統」(PRESIDENT XI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白宮新聞室「又」出包,川普政府上任以來,白宮新聞室已多次犯錯,寫錯頭銜、寫錯名字,有時拼錯字;光是這次出席G20,川普與白宮團隊就犯了至少三次錯誤。
川普八日接連與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場邊會議。
川普會後在社群媒體上發布他與李顯龍會面的照片,圖說卻寫:川普與印尼總統佐科威在雙邊會議前談話。川普與安倍會面後,白宮發布的聲明卻將日本首相安倍的頭銜寫成「President Abe of Japan(日本總統安倍)」。
之後的「川習會」,沒想到白宮新聞室又犯錯,錯稱習近平為「中華民國總統」;白宮把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寫成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一個英文字詞之差恐挑動中共敏感神經。
先前梅伊一月訪問美國時,白宮新聞室曾在總統行程備忘錄,拼錯梅伊(Theresa May)名字,名字少了一個h,變成「Teresa May」,當時美國媒體大做文章,因為Teresa May是位成人片女優;白宮發現錯誤後,已重發更正。
白宮發言人史派瑟二月曾在白宮記者會上稱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為「Joe Trudeau」。其他總統的團隊也曾犯錯,如歐巴馬的白宮新聞室曾拼錯前總統雷根的名字。小布希在白宮接待中國大陸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兩人站定後,司儀口誤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說成中華民國。
國務院數十懸缺 災難開始
白宮接連犯下誤植外國領袖頭銜的錯誤,各國政府也許會要求駐華府使節打聽一下川普政府出了什麼問題。BBC報導,華府的各國大使對此可能也一頭霧水,因他們過去和美國政府溝通的管道,在川普上台後幾乎都崩壞了。
一名大使說:「當整個國務院的上層事務官都消失了,日常事務無法如常運作。」這名大使告訴BBC記者達納哈爾說,大使們認為美國慣常的外交途徑已被破壞。這些消失的官員是國務次卿和助理國務卿,負責國務院的日常運作事務。現有幾十個這樣層級的職位懸缺,暫代者無權做重要決定,無奈華府是身分地位決定能力與影響力的城市。代表美國在歐亞與拉丁盟友的華府大使館人員只好繞過國務院,尋求其他管道傳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