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公益論壇 佛青帶動行三好

人間社記者Anderson廈門報導 |2017.06.19
1828觀看次
字級
兩岸公益論壇由國際佛光會青年團妙慧講師古嘉琦(右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督導鄧淑明、儲備督導戴慶華及楊秀蓮代表參與。圖/人間社記者戴慶華

【人間社記者Anderson廈門報導】二○一七年第五屆兩岸公益論壇,十七日在廈門五緣灣凱悅酒店舉辦。本次活動集合兩岸公益團體約三百人共襄盛舉,論壇圍繞「攜手公益,惠澤兩岸」的論壇宗旨,以「公益行中華夢」為主題,國際佛光會亦是主要的受邀單位之一。

活動是由八個主辦單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致公黨、台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台灣張老師基金會、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台灣創價學會、台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及香港義工聯盟共同聯合主辦。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督導鄧淑明、儲備督導戴慶華及國際佛光會青年團妙慧講師古嘉琦、楊秀蓮代表參與。

本屆論壇由大陸和台灣共八十個公益團體共同參與,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安排論壇大會、青年交流、基層交流及經貿交流等四大類別,共二十一項活動。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暨致公黨福建省主委薛衛民致歡迎詞,之後邀請兩岸三地主辦單位代表及國台辦領導致辭,其中台灣張老師基金會創辦人李鍾桂博士,再次表示「使人快樂是天使,救人苦難是菩薩」。她特別到場向所有如同天使、菩薩的兩岸公益團體成員致敬。

主題論壇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呂本富教授以「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公益」,揭開「公益行,中華夢」主論壇,呂本富運用「商鞅說」說明在中國古代就開始運用量化分析來提升各項決策的效用,如今我們更需要運用大數據分析來發現更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公益活動。

本次論壇將由主題「公益行中華夢」論壇、兩個分論壇「公益組織與社會服務」、「青年公益與社會實踐」、公益分享會、媒體專訪及參觀訪問等形式,密集的共同分享及探討,力求生動活潑,增進交流實效。

諸上善人

四有四心交流

鄧淑明講「同體共生,打造幸福安樂的人生」、古嘉琦主講「佛光普照大中華,同體共生利有情」,讓大家認識人間佛教,以人間佛教的真善美與大眾共同交流。古嘉琦引述星雲大師曾說過「公益不能只有救濟,更要以辦教育來提升氣質,以弘揚中華文化來淨化心靈」,古嘉琦以如來之子的案例,說明品德教育從小扎根,透過教育,可以淨化人心、提升氣質,從個人延伸到家庭,進而影響社會的「五和理念」。

古嘉琦強調個人微力的大作用,「小兵立大功」每個人都能為國家、社會做有益的事情,邀請在座所有成員,發願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造福人群。

論壇最後,來自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提及本屆論壇聚集「四有(有擔當、有貨、有料、有趣)」與「四心(愛心、細心、耐心、真心)」的諸上善人,透過交流與學習,相信未來改變世界的力量會愈見茁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