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昨開辦「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盼透過資產累積的方式,讓窮孩子有機會脫貧;若以家長年存一萬五、國家也存一萬五計算,孩子十八歲時就擁有五十四萬,屆時可自行選擇要接受高等教育、技職訓練或創業。
衛福部社救司長李美珍說明,「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一開戶,政府就會先存入一萬元開戶金,去年一月一日起出生的低收與中低收入戶都能參加。
若以家長每年存入一萬五千元、政府也存入一萬五千元計算,孩子的帳戶每年會增加三萬元,即便過程中父母負債,這筆錢都不能被抵押或挪用,孩子一成年,就能透過這筆錢接受高等教育、技職訓練或創業,更有機會脫貧。
李美珍表示,從帳戶啟動後,個案都會列冊管理、定期關心,孩子十八歲就可動用帳戶,「但仍須提出相關說明,要用於求學或創業」。
衛福部統計,台灣約有六十八萬人屬低收或中低收入戶,依百分之五貧窮率推估,每年約新增一萬名經濟弱勢兒童。若貧窮新生兒都全數參與此計畫,估計政府每年提撥到帳戶的費用為一億六千萬元,執行十八年將累計投入超過二百六十一億元。
「以國家力量協助極端貧窮是世界趨勢,美國、英國、南韓都有類似的教育發展帳戶。」李美珍強調,為孩子存下一份希望,他們會對未來有正向的期待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