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之子 小小蒲公英

 |2017.05.31
2896觀看次
字級
「無國籍寶寶」沒有姓名、戶口,常以水果命名。楊婕妤認為,每個生命都同等珍貴。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一年前的一個夜晚,台北市文山區關愛之家門前,有個男嬰嚎啕大哭,創辦人楊婕妤開門一看,寶寶有著渾圓大眼、黝黑皮膚,才剛剪下臍帶,母親卻不見人影;她為寶寶取名「冰冰」。冰冰是棄嬰,沒有國籍,是個名副其實的「無國籍寶寶」。

關愛之家的孩子都有個可愛的名字,有「櫻桃」、「橘子」,也有「檸檬」,但令人不可置信的是,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姓名。他們沒有出生證明、沒有戶口,全是外籍移工在台生下的非本國籍寶寶,「冰冰」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關愛之家的無國籍寶寶約有一百六十位,其中零到兩歲有一百四十位、三到六歲有二十位,但據官方統計,目前台灣有一千多個移工生下的「無國籍小孩」,沒通報的黑數更多。「這群移工之子是台灣社會裡被忽視的一群」,關愛之家稱他們為「小小蒲公英」。

一走進關愛之家,就聽得到孩子們喊楊婕妤「咪咪媽咪」;會說話的孩子講國語,或跑或跳,體力充沛;還沒學會爬行、步行的寶寶或坐或躺,甚至在地上打滾。有些孩子有移工媽媽在身邊,有些卻永遠無法回到生母懷抱。

犧牲一男嬰

才換來打預防針權利

楊婕妤感嘆,這些孩童八成以上是印尼移工所生。年輕的外籍女性來台打「黑工」,可能因交男友、性侵、人口販運或其他原因,導致非預期懷孕,擔心雇主發現,非法潛逃,多數會躲起來不敢產檢,甚至有媽媽跑去撞車希望流產。在台灣生下寶寶的,孩子卻無法取得我國籍。如果沒有隨母親返國,這些滯留在台的無國籍寶寶,沒有姓名、戶口、出生證明,也沒有健保、定期打預防針和就學的權利。

今年過年期間,九個月大的冰冰突然高燒不退、呼吸喘,送醫住院後病情急轉直下,轉進加護病房,最後因感染肺炎鏈球菌引發敗血症過世,至今遺體沒人認領,還無法火化或下葬。

楊婕妤說,這些孩童沒有國籍,「就算有錢,也打不到預防針」。肺炎鏈球菌是台灣孩童出生二、四個月及一歲時定期接種的疫苗。

「冰冰之死」喚起衛福部疾管署、台北市衛生局關注,今年二月首度發給無國籍兒童健康手冊,讓他們能定期打疫苗,維持基本健康。

關愛之家盼政府伸手

給孩子身分

因為這些孩子沒有健保,看病、住院、治療全自費,一年醫療花費約二百萬到三百萬元。關愛之家日前舉行記者會表示,每年花在醫療、生活、教育和人力照顧等成本約二千四百萬元,希望民眾加入定期定額支持關愛寶寶的行列。

楊婕妤強調,關愛之家照顧這些孩子,並非鼓勵落跑的非法移工,只是因孩子是無辜的,「他們總是一條條生命」。她說,針對已被遺棄的孩子,盼政府能夠介入協助替孩子取得身分,脫離黑戶,正正當當地當個台灣人;關愛之家將持續爭取替這些孩童納入健保,連結醫療管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