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出生地空汙 打坐須戴口罩

 |2017.05.13
1310觀看次
字級
法師們在佛教聖地藍毗尼戴口罩打坐。圖/翻攝BBC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組織兩項研究都發現,佛陀誕生地、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尼泊爾藍毗尼鎮(Lumbini)空氣汙染嚴重,這處佛教聖地的PM2.5懸浮粒子含量,竟比世界衛生組織所定安全指數高出六倍之多。當地不少法師如今得戴著口罩,才能在戶外打坐和冥想,朝聖信徒也難耐空汙而縮短行程。

印度恆河平原逐漸工業化,「印度熱帶氣象研究所」遂與「世界衛生組織」攜手在尼泊爾五處採樣調查,結果發現藍毗尼已成為恆河平原的空汙熱點。藍毗尼一月PM2.5測得每立方公尺一七三點零三五微克,奇旺為一一三點三二,首都加德滿都則為一零九點八二。世衛的空汙安全上限為每立方公尺二十五微克,尼泊爾當局的標準則為四十微克。

科學研究顯示,空汙在全球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藍毗尼一帶蔓延且加劇。研究指出,「印度河恆河平原地區的跨境運輸,加上逆溫效應讓當地工業空汙無法散去,是冬季空汙嚴重的原因。其他季節空氣品質不佳,則是當地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

另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的研究顯示,空汙已嚴重威脅藍毗尼,連標示佛祖誕生地的「阿育王柱」表面,也布滿硫酸鈣、方解石、白雲石與菱鎂礦微細顆粒等混凝土製程會出現的元素。

這一份研究指出,碳排放工業在藍毗尼保護區(LPZ)擴張,威脅生物多樣性、當地居民健康問題、考古資產,以及社會與文化價值。

旅客與法師逐漸難耐空汙。負責管理藍毗尼國際醫療中心的維韋卡南達法師說:「有時我覺得難以呼吸,還會咳嗽。」他和其他法師戴著口罩,在摩耶夫人祠旁打坐。他說:「冥想中心內有些人氣喘發作,有些人甚至因為難耐空汙而縮短行程。」當地衛生主管官員則說,這十年來罹患肺病和皮膚病的居民增加了。

一名越南遊客說,他覺得藍毗尼的空氣比七、八年前要來得糟。附近工廠負責人認為,他們與聖地保持「合理的安全距離」,反駁空汙不僅是藍毗尼的問題,而是全境皆然。尼泊爾環境署官員則說,未來計畫透過無人機監測空汙,以降低汙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