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年前,他還是法國史上最不得民心總統麾下的官員,馬克宏何以勝選?
福星高照: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毫無疑問,馬克宏的一部分勝利是乘著幸運而來。法國第一輪總統大選中,右派候選人費庸傳出妻小坐領乾薪,與現任總統歐蘭德同為社會黨的候選人阿蒙慘遭擊敗。
巴黎智庫「特拉諾瓦」的帕迪斯表示:「馬克宏運氣很好,他面臨的情勢完全出乎大家意料。」
洞燭先機:
馬克宏明白社會黨執政五年又民調低靡,得另闢蹊徑爭取民眾支持。他看到歐洲興起的政治運動,法國卻無可改變大局的對等政壇力量,於是他在二○一六年四月動員民眾組織「前進」運動。帕迪斯說:「他預見別人看不到的機會。」
創新選戰:
馬克宏成立「前進」運動後,效法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二○○八年的草根方式競選。
他首次推動「大遊行」,利用演算法確認法國最具代表性的各大行政區和社區。接著動員挨家挨戶拜訪三十萬戶住家,除了發傳單,還與法國選民進行二萬五千次、每次長達十五分鐘的深度訪問,這些民訪資訊形塑出馬克宏競選時的優先考量與政見。
正面樂觀:
馬克宏拋下對手雷朋給他「歐蘭德第二」的標籤,重塑個人形象,為絕望的民眾帶來新氣象。帕迪斯表示,法國蔓延著悲觀情緒,但馬克宏卻攜來正面樂觀訊息,「他年輕、充滿能量,他不說會為法國做些什麼,而是告訴民眾會獲得什麼機會」。
掃除恐懼:
馬克宏用其正面樂觀的論調,對抗雷朋負面的訊息:反移民、反歐盟和反體制。
馬克宏的造勢會場明亮,播放流行音樂,氣氛快活;雷朋的會場上卻有不少民眾丟瓶抗議,警察重裝,場面相對火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