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鎮新庄國小學生今天體驗炒麵茶,大家七手八腳的翻炒鍋內麵粉。圖/賴香珊
【本報南投訊】炒麵茶是傳統零嘴,更是不少人的兒時回憶,隨時代變遷,這類零食早被糖果餅乾取代,但南投縣草屯鎮新庄國小認為「天然ㄟ尚好」,大走復古風,在教室內開爐動鏟,學生現場體驗炒麵茶,愛鄉土更顧食安。
地方文史工作者陳國大指出,過去人民生活較不富裕,不少家長會自己炒麵茶,當作孩子的零嘴,加上其粉末狀、口味淡,加水拌成糊能餵嬰孩,也能添加佐料飲用或入菜,但現今因加工食品多而式微。
「只用『麵粉』和『砂糖』做麵茶!」新庄國小學生在老師指示下,將麵粉倒入鍋內,用鍋鏟或匙勺翻炒。四年級賴梓溏提到,沒想到做麵茶的材料那麼少,製作過程雖簡單卻是場持久戰,炒完後手超痠的。
有學生還沒將麵粉炒香就倒入砂糖,不一會兒就傳出濃濃燒焦味,學生高芯妤說,原來要等炒好再拌糖,不然糖在鍋中遇熱融化就易燒焦失敗;洪惠鈴則說,能學會懷舊零嘴,好吃又有趣,要帶回去跟來自越南的媽媽分享。
新庄國小教導主任林以忠說,現在的孩子、年輕人不知道麵茶,透過低成本且方便製作的炒麵茶,讓學生從體驗中,了解過去生活樣貌,也體認到不添加防腐劑的「自製自食」確保食安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