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瑞士人少加班 卻習慣早上班 文╱楊振發 |2017.04.09 語音朗讀 55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瑞士人喜歡戶外活動,重視家庭價值。 圖╱樂木文化提供 目前瑞士有些超市一周七日營業,已經進步很多了。圖╱樂木文化提供 瑞士人公私分明,這也是奇蹟。我看過一張照片,瑞士總統獨自在火車站月台,提著公事包,看著手機等火車,他要去伯恩上班,因為不是上班時間,所以沒有隨扈、司機和公務車。到了上班時間,他的身分就是總統,代表國家執行公務,下班後,又是一個人走向火車站,跟尋常上班族一 瑞士人公私分明,這也是奇蹟。我看過一張照片,瑞士總統獨自在火車站月台,提著公事包,看著手機等火車,他要去伯恩上班,因為不是上班時間,所以沒有隨扈、司機和公務車。到了上班時間,他的身分就是總統,代表國家執行公務,下班後,又是一個人走向火車站,跟尋常上班族一樣。 還有一件事情,是台灣人很難理解的,就是瑞士人,尤其是德語區的,都很早就上班。我有一個台灣朋友在瑞士工作。他說他第一天上班,表定時間是九點,他八點半就到了,結果一看,怎麼大家都已經上班了。第二天,他八點到,還是比別人晚,後來他大概七點左右就到公司。瑞士人很少加班,原來他們都提早上班。 瑞士人守時守到有點強迫症,火車只要誤點五分鐘,瑞士人可能就開始緊張。眾所周知,瑞士的火車以準時出名。但要如何控制每個火車站的時鐘呢?如果你有興趣,請你注意瑞士火車站的時鐘,秒針會以五十八秒繞行一周,然後在六十秒處停兩秒,等待蘇黎世的時鐘,發出脈衝,調整全國各個火車站的時鐘,這樣全國的火車站時間就會一樣。公車站除了行駛路線外,還會標註每一站的發車時間,容易記住,就不會癡癡地等候公車,冬天更是受用。 瑞士看電影要先訂位,上美容院要事先預約,而不是到現場等,餐廳一般也會事先訂位;商店的營業時間正常是早上十點到下午六、七點,周六可能四點就關店,周日不營業。一般而言,在關店前半小時,商店可能會拒絕客人進入,在店裡的客人準備結帳,時間一到,關門走人。這也跟台灣不太一樣。目前瑞士有些超市一周七日營業,已經進步很多了,希望有朝一日,所有的商店都三百六十五日營業。 我們常聽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的國家發動罷工,引起許多困擾,我記得很久以前,法國的農民罷工,把所有進出巴黎的道路,通通用農耕機堵住,糧食運不進去,垃圾運不出來,沒多久政府就投降了。可是你很少聽到瑞士罷工。他們崇尚工作倫理,勞工與管理階層互相尊重,善用協調解決衝突,資方不會刻意壓制勞方,如果要開除員工,三個月前通知員工就可以,不必有理由,這一點倒是很奇特。台灣緊張的勞資關係,在瑞士較少見。 十項特質值得學習 據我的觀察,瑞士人有幾項特質,值得我們學習: 一、對自己負責:瑞士人非常喜歡戶外運動,像是攀岩、跳傘、滑雪、健行等等,如發生意外,不會怪罪政府或別人,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如果需要直升機救援,使用者付費。領養寵物也要負責,所以在瑞士路上看不到流浪動物。 二、不打悲情牌:不會說你要怎麼賠償,有問題發生,先解決再說。面對鏡頭或採訪,不會又哭又鬧。如:纜車故障,被迫在纜車上過夜,獲救後談的是大家互相合作,度過難關,而不是指責纜車公司。 三、自制自律:限縮自己的自由,反而獲得更大的空間。為了國家安全,瑞士居然通過政府可以擴大監控人民的通訊。 四、獨立思考,冷靜分析:瑞士人公投否決「帶薪假期延長到六周,每人每個月最低要有瑞朗兩千五」的公投議題。 五、節儉成性:瑞士人物盡其用,所以二手市場交易頻繁,周末有許多跳蚤市場,把家裡不需要、沒用到的東西賣給他人,衣服、鞋子、餐具包羅萬象,說不定可以撿到寶。吃的也是一樣,不浪費食物。 六、堅強剛毅:這應該跟瑞士早年生活艱困生苦有關。我們說「蚌殼含水可過冬」,瑞士的鐘錶業曾經被日本摧殘,搖搖欲墜,可是它們不但撐過來,更獨領風騷,屹立不搖。 七、雞蛋不放同一個籃子裡:瑞士從傳統工業、精密儀器、化學製藥到潮牌、環保系列等等,政府不會去刻意輔導,但是產業均衡發展。有些國家太偏重於某幾項產業,傳統產業技藝極可能消失,年輕人又不願意從事勞力的工作,因此深具未來無法傳承的隱憂。 八、重視家庭價值:會盡量陪小孩長大,不會為了忙著賺錢,犧牲家庭時間。 九、保守又創新:瑞士人不習慣改變,覺得餐廳好吃,就會常光顧,覺得度假地點很好,可能每年都去,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換過工作。但是瑞士對於世界潮流的掌握,站在浪頭上,位居創新國家排名第一,無人駕駛的公車已在試驗階段,電子金融的研究與發展,都是創新的典範。陽光動力二號,不用一滴燃油,可以飛行世界一周等等,都說明瑞士的創新行動。 十、重視隱私:不會打聽別人薪水多少,也不會問婚姻狀況;看到名人,不會蜂擁而上,要求簽名合照等,所以許多名人選擇住在瑞士,生活跟一般人一樣,總統也可以沒有保鑣。 (摘自《慢遊.旅人的瑞士》,樂木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楊振發 同業稱我為發哥,瑞士人叫我James。 一個來自鄉下,過去搞不清楚旅行社和旅社差別的小孩,兩手空空到異鄉打拚,誤打誤撞進入旅遊業,因緣湊巧愛上瑞士。進入文化大學觀光系,才知道世界之大;一九八九年第一次帶團到歐洲,才知道凱薩的「我來,我看,我征服」的氣勢,也領略到瑞士之美,呼吸到天使的空氣;一九九五年開始推廣瑞士深度旅遊,把瑞士從歐洲旅遊的附庸地位,提升為單國深度旅遊的重心。兩千年設計涵蓋少女峰、馬特洪峰和白朗峰於一體的行程,成為國內最具高度與深度的人文旅行。帶團二十餘載,進出瑞士上百次,目前經營泰永旅行社;閒暇時間寫寫心得,應邀演講,或是廣播電視節目,分享瑞士的種種,樂在其中。 前一篇文章 樂觀向上 落紅不是無情物 下一篇文章 今非昔比 退出聯合國:台灣人民的夢魘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認識身體】臭皮囊【透視親子關係】在責任和歉疚感之間【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