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全國公告地價將從現行三年一調改為二年一調。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說,若本會期順利完成三讀,有機會明年元旦起實施。
民國一○五年十一月地價稅全台漲幅破三成,引發民怨。朝野立委提案,將地價稅改為二年一調,甚至一年一調。
列席委員會的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地價稅穩定、安定是重要基礎,規畫二年一調是希望有機動性,又避免調整期間過長。
初審通過條文明訂,規定地價後,每二年重新規定地價一次,但必要時得延長,重新規定地價者亦同。
花敬群會後表示,如果這會期三讀,明年一月一日有機會來得及作業,重新公告地價。內政部統計,二十二縣市有十六縣市同意二年一調;台北市、桃園市與宜蘭縣建議「一年一調」;新北市、澎湖縣與連江縣沒意見。
桃市促設地價一元化制
對此,桃園市地政局長陳錫禎表示,公告地價三年調整一次不僅腳步太慢,且若漲幅太多,民眾負擔重,根本吃不消。一年一調能機動反映地價波動,一年上漲價格有限,下跌也能及時反映,會是最客觀、合理的市價。他說,中央可能擔心一下子由三年調整改為一年調整,衝擊太大,因此採漸進式,這應是過渡期作法。
桃市府另也建議中央建立「地價一元化」制度,目前地價評估名目甚多,包括公告地價、公告現值、協議市價等十多種,一地多價讓民眾霧煞煞。
宜蘭縣政府表示,宜蘭三年漲幅百分之二十九,「民眾很有感」,感覺怎麼一下子漲太多,差距很大,難以接受。一年一調,不論是漲或降,差異不會那麼大,若有意見,也能每年都反映。宜蘭縣府說,目前宜蘭縣的地價已趨平穩,沒有像前幾年波動那麼大,中央要兩年調一次,也可以接受。
台北市地價稅去年依據公告地價一口氣調漲三成,引發民怨,市長柯文哲也抱怨三年一調不切實際。北市地政局主祕林健智說,稅制一年一調,不只比較方便,也與民眾的預期相同,現改為二年一調與民眾認知「還是有落差」,但北市府只能接受。
台北市與桃園市都主張地價稅應採「價稅分離」制,不同用途採不同稅率,讓財稅機關依據地政機關查估市價,進行課稅,才能確實反映市場價格。
地價稅可延期或分期繳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提案修正《平均地權條例》第十四條,修正為「規定地價後,每二年重新規定地價一次,必要時得延長之」,在內政部表態支持下,全案完成初審。
初審條文通過,應納地價稅額因公告地價調整致納稅義務人繳納困難者,得於規定繳納期間內,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延期繳納期間不得逾六個月,分期繳納期間不得逾一年。
有立委認為應該一年調整一次,花敬群說,就技術面而言,一年調一次不是做不到,而未必有這樣的必要,因為地價稅終究是穩定、安定,二年是希望有機動性,又避免調整期間過長,導致無謂的壓力,所以二年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