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逗號 美雇主賠勞工千萬

 |2017.03.25
842觀看次
字級
美國一家乳製品公司,遭3名貨車司機控告拒付超過4年的加班費,這家公司因當地法規在文法解釋上敗訴,被判賠償千萬美元給員工。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牛津逗號」(Oxford comma)指英語中列舉多個項目時,在最後的"and"前也加上逗號,減少可能的歧義,不過這文法的規則,卻使法院判賠企業主得賠償員工千萬美元加班費。

這起勞資糾紛訴訟起於2014年,3個受雇緬因州乳製品公司Oakhurst的貨車司機,控告雇主拒付超過4年的加班費。

根據緬因州的勞工法規,員工每周工作時數若超過40小時,則之後的薪資給付應以時薪的1.5倍計算,不過若因負責農產品、肉類及魚類產品及易腐壞食物而製作罐頭、加工、冷藏等工作,雇主無須付加班費。

這項法律條文的關鍵在於"packing for shipment or distribution"的敘述,應解釋「為運送或分發而包裝」,或者「為運送而包裝,或者分發」?

業者主張後者解釋,因乳製品是易腐壞食物,公司理應不用付加班費給負責分發的司機。

不過提訴的司機引「芝加哥格式手冊」(CMS)指出,條文裡提及每項工作使用動名詞結構,唯獨shipment和distribution不是使用動名詞,可見這兩個字彙用於與"for"一起描述"packing"這項作業。

司機說,何況他們僅負責分發乳製品,沒有參與包裝,所以雇主應給付加班費。

全案一審法院判資方勝訴,勞工不服提上訴,上訴法院法官則表示,法律規範的條文文意不明確,且依據緬因州的判例,工資與工時法規含混不明之處應寬鬆解釋,才符合補助目的,因此判司機的理解有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