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衛報》報導,美國波士頓公立學校上周引進新的標準世界地圖,繪製方式由麥卡托投影法改為彼德斯投影法,結果是美國變小、歐洲縮水、非洲和南美洲顯得較窄但比以前大。看到新地圖的中小學學生因為世界觀驟然改變,驚訝得合不攏嘴。
在這個充斥「假新聞」和「另類事實」年代,波士頓市政當局對新世界地圖比傳統地圖更能反映地理真相充滿信心,也希望能為全美各地甚至世界各國的學校起示範效果。
過去近五百年,世界地圖一直以麥卡托投影法呈現。知名的荷蘭地圖學家麥卡托設計出這張如今無所不在的地圖,為方便殖民貿易時代的航海所需,調整經緯線均為直線且直角相交,結果高緯度地區被誇大。南美在地圖上看起來和歐洲差不多大,但其實面積幾乎是歐洲的兩倍大,格陵蘭約和非洲看起來一樣大,但其實面積僅約非洲的十四分之一,阿拉斯加看起來也比墨西哥大。麥卡托同時把西歐擺在地圖中心位置。
三天前,波士頓公立學開始逐步引進較不為人知的彼德斯投影法,美國、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大小瞬間縮水。教師把新舊兩幅地圖擺在一起,讓學生作比較。
波士頓公立學校歷史社會科主管史考特說,學生的反應很有趣,他們會質疑自己已知的事。美國也已有個別學校這樣作,但波士頓是首見全體引進彼德斯地圖的公立學校校區。
這張地圖以平面視覺表達立體球面,所以扭曲了各國的形狀,但按實際面積繪製。彼德斯地圖改寫麥卡托地圖散發出的政治訊息,後者誇大了帝國主義強權國家的面積。
波士頓公立學校助理督學羅斯表示,新世界地圖代表將所有課程去殖民地化的三年計畫開始啟動。他說:「學生信任學校提供的教材很重要,去質疑教材也很重要。」
小檔案
●麥卡托投影法
1.是一種等角的圓柱形地圖投影法。
2.由荷蘭地圖學家傑拉杜斯.麥卡托,在1569年發表長202公分、寬124公分以此方式繪製的世界地圖得名。
3.原理是「假想一個與地軸方向一致的圓柱切或割於地球,按等角條件將經緯網投影到圓柱面上,將圓柱面展為平面」,可以簡單理解為將球形的地圖投射到圓柱形的表面上再攤開成一張平面地圖。這樣的結果是愈靠近南北兩極的地方會被拉長變大,不同國家的形狀也會不一樣。但由於可顯示任兩點間的正確方位,航海用途的海圖、航路圖大都以此方式繪製。
●彼德斯投影法
1.是屬於圓柱等積投影法。
2.1855年由牧師高爾.詹姆斯首次描述;德國歷史學家彼德斯在1974年發表他的投影法,吻合高爾的主張,所以也稱作高爾─彼德斯投影法。
3.根據實際地表面積相等的地圖投影,按球面透視法以等距離條件將經緯線網投影到圓柱面上,再沿一母線展成平面。這個投影圖中各大陸比例基本正確,面積是對的,但是扭曲地形,水平面上,兩極扭曲,垂直面上,赤道附近產生了扭曲。如非洲的面積是正確的,但變得特別瘦長。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