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六千萬年前生存在地球上、體型有如雞鴨且長有羽毛的「近鳥龍」(上圖/路透),有助於讓飛禽和走獸之間失去的環節具體浮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億六千萬年前生存在地球上、體型有如雞鴨且長有羽毛的「近鳥龍」(上圖/路透),有助於讓飛禽和走獸之間失去的環節具體浮現。
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報告執筆人之一、香港大學的皮特曼(Michael Pittman)說,化石輪廓顯示,近鳥龍有著「鼓槌狀的腿、細細的尾巴和像是現代鳥類翅膀的手臂。」他在影片說明他的發現時說:「我們甚至在近鳥龍化石中發現牠足部的鱗狀物,就如同現在的小雞一般。」
科學家對恐龍身形的了解,多半是根據其骨骼化石,並與現存的恐龍親戚鳥類和鱷魚加以比較而得知。
皮特曼及其團隊利用強力雷射光來研究化石所附著的岩石,並憑印記分離出肉質部分。皮特曼說:「我們把近鳥龍標本上放在黑暗的房間,再用紫色雷射光照射,結果標本自己在黑暗中發光,讓我們發現了這些驚人細節。」「
「這是首次揭露出羽毛恐龍各種十分詳細的輪廓。」
科學家相信,對於近鳥龍的研究,是打開鳥類和飛行起源的知識之鑰。
據悉近鳥龍生存的年代與地球上最早出現鳥類的時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