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僧侶與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交流現場。圖╱記者妙熙
【記者妙熙曼谷報導】僧伽的根本在教育,南北傳佛教皆有共識。19、20日「兩岸南北傳佛教交流訪問團」參訪泰國兩所佛教大學——瑪古德大學以及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對未來僧伽教育的進行交流分享。
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副校長沙維大比丘帶領教育院院長、國際學院院長、語言中心副院長等學校一級主管,以高規格方式舉行交流會。副校長表示,過去南北傳、比丘、比丘尼是不可能坐在同一個會議廳,但是現在佛教已經很融合開放,所以今天大家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
副校長沙維大比丘介紹目前學校有2萬3千位學生,包含比丘、比丘尼和在家學生。其中本校外籍學生1500人,來自24個國家,從大陸來就讀的學生逾百位,包含南北傳佛教。今年本校將有5千位畢業生,畢業典禮就要耗時兩天。
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是由泰皇拉瑪五世朱拉隆功所創辦,以培養僧才為目的。學校主要幹部12位,來自11個不同的寺院。朱大與兩岸交流頻繁,如2004年在北京成立佛教學院、2005年與佛光山南華大學締結姐妹校,也與佛光大學、廈門南普陀閩南佛學院等進行學術交流。
除學程外,大學也舉辦各項活動,如短期出家,今年有多達200萬個沙彌來參加,師資就有1萬8千位老師,為此朱大也曾到佛光山參觀學習,如何辦活動。未來佛光山泰華寺將辦一所南北傳佛教學院,摩訶朱拉隆功教育院院長將會協助規畫課程。
●不分南北傳 同行菩薩道
心定和尚表示,「太虛大師到中南半島參訪後說,雖然是南傳佛教,但都是在行菩薩道。以我在此交流多年的經驗來看,太虛大師此話真實無虛。」
又說,「2012年星雲大師要我來建泰華寺,承蒙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校長、副校長給予各種協助,又如台灣、大陸等法師來泰國要長期居留,都承蒙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給予證明,都是菩薩道的精神。」
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校長相當年輕,巴利文九段,是第一位受泰皇頒贈為佛教教授,曾經到聯合國演講,已晉升到準副僧王,也是泰國20位大僧團之一。
目前,佛教被聯合國認定有衛塞節,能促進世界和平的宗教,是南傳比丘聯名爭取的。因此每年衛塞節都會在曼谷舉辦國際佛教會議,每次逾3千人參與,承辦的就是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
●多往來聯誼 落實佛教法
大陸代表淨心法師發現會議中的茶碗來自大陸景德鎮,表示這就是中泰往來的縮影。南普陀與佛光山是好兄弟,朱大與佛光山是好兄弟,朱大與普陀山也是好兄弟,三者再次聚會,親上加親。
主席團之一的慈容法師,與比丘一起坐在上座,展現了朱大的包容。慈容法師表示,無論南北傳都是一家人,只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距。但我們的目地就是要讓更多人受到佛法滋潤。星雲大師一個人從大陸來台灣,現在於世界創辦5所大學,今後彼此應該多一些聯誼,更落實教育工作。
此行,無論是到馬古德大學或摩訶朱拉隆功大學都打破了泰國傳統接待方式,信眾列隊歡迎,比丘尼長老與比丘並排禮坐,居士安排座位等,在南傳佛教都是極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