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署表示,火場最致命的殺手其實是濃煙,而不是火焰本身。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本月4日,桃園市平鎮區發生早餐店火警,造成2死3傷的悲劇,罹難者被發現時因吸入過多濃煙倒臥1樓浴室內。消防署今在官方臉書宣導:躲在浴室就像把自己關進死胡同,死亡率提升。
消防署表示,火場最致命的殺手其實是濃煙,而不是火焰本身,火災所產生有毒濃煙,不僅會造成呼吸道的嗆傷,更會讓人昏迷、失去知覺及行動能力,因此避免吸入濃煙便成了第一要務。
民眾在居家房間內發現房間外發生火災且已有大量濃煙時,應立刻關閉房門避免濃煙竄入,並以棉被或衣物將門縫塞住。
如房間有對外窗應開啟,讓竄入的濃煙流出,並打電話向119說明受困位置等待救援,切勿執著要拿溼毛巾掩口鼻或至浴室避難而離開相對安全的房間,且房間的木門較浴室的塑膠門有更佳耐熱性,面對高溫的濃煙可提供較長的保護時間,不至於遇熱融化讓濃煙竄入、喪失逃生或待救的機會。
消防署副署長江濟人說,早期的觀念認為,浴室有水源、排水孔,多數民眾在火警發生時,往往逃進浴室,但多年的救火實務經驗發現,浴室為密閉空間,一旦火勢延燒,完全沒有退路,增加葬身火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