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最新調查顯示,美國的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不但已經被中國取代,二○五○年預料還會被另一個經濟體超前:印度。
這份出自PwC的報告名為《長期觀點:二○五○年之前全球經濟秩序會有什麼改變?》(The Long View:How will the global economic order change by 2050?),以購買力平價法(PPP)計算三十二個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並排名。截至二○一六年,印度以八點七二一兆美元的GDP排名第三,但預估到二○五○年會增加到四十四點一二八兆美元,躋身第二,美國則從第二掉到第三名。
中國今年以二十一點二六九兆美元排第一,且到二○五○年都還能保住冠軍的位置,屆時GDP預估增加到五十八點四九九兆美元。PPP是總體經濟學家用來比較國與國之間的經濟生產力和生活水準的指標。
報告中另一匹令人吃驚的黑馬是印尼,預估到了二○五○年,印尼的GDP將超前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甚至俄羅斯。PwC首席經濟學家霍克斯沃(John Hawksworth)預測,二○一六年到二○五○年間世界經濟平均年成長率略高逾百分之二點五。新興國家是成長主力來源,巴西、中國、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年成長率平均為百分之三點五,遠高於美、加、法、德、義、英國和日本的百分之一點六。
但是,長期經濟成長仍面臨人口老化、氣候變遷等威脅,需要有前瞻性的政策,才能讓勞工老的時候還能貢獻社會,帶動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