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獸醫 踩牛糞 龔建嘉直送小農鮮乳

 |2017.02.07
4381觀看次
字級
為打破大廠掌握乳源,七年級生獸醫師龔建嘉每日奔波在充滿牛糞味牧場。圖╱中央社
龔建嘉利用群眾募資成立公司,將鮮乳殺菌消毒後直送消費者。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酪農遭食安事件波及,七年級生獸醫師,放棄貓狗獸醫的安穩之路,每天奔波充滿牛糞的牧場,利用群眾募資成立公司,從預購、宅配到超商上架,完成他的白色鮮乳夢。

七年級生的龔建嘉從台灣大學獸醫研究所畢業,當兵後,打消成為貓狗獸醫的安穩念頭,住在台南鄉下,每天來回奔波在充滿牛糞和泥巴的中南部牧場,為數百隻牛隻做直腸觸診、接生及開刀。

「在牧場裡,每天我需要把整隻手插進牛的肛門裡」,身為鮮乳坊創辦人的他,總是這樣跟別人形容自己的工作。

龔建嘉說,全台有約500個酪農,將近80%的乳源都掌控在三大廠手裡,然而食安事件出錯的是品牌並非酪農,但卻造成酪農產業人口流失、不合理分配及鮮乳品質遭質疑等負面影響。酪農業受到食安事件抵制運動波及,鮮乳銷量下滑,不少供應乳源的酪農,成為無辜的受害者,這些龔建嘉都看在眼裡。

想解決酪農困境的龔建嘉,在2015年1月發起群眾募資,把自己的理想放上平台,期望透過合理收購價格,鼓勵酪農提高生產品質,進而促進產業升級,同時保障消費者飲用鮮乳的品質。

尋求生乳源 一路受打擊

也許是民眾受夠食安事件打擊,募資過程意外順利,原本目標為100萬元,短短2個月收到超過5000位贊助者支持,募資總額高達608萬元,讓龔建嘉決定創立「鮮乳坊」,主打小農鮮乳直送。

而當初承諾募資者「嚴選單一牧場」、「無添加無調整」、「獸醫現場把關」、「公平交易」的高優質鮮乳,也隨著募資順利,正一一實現。

鮮乳坊找到2至5個分布在彰化、高雄的酪農戶,從預購模式、到物流宅配運送鮮乳,去年底則順利進攻超商,成功上架小瓶裝的鮮乳。

這個不斷茁壯、看似一帆風順的鮮乳夢,外人可能不知道草創時,從獸醫學姐而來的告誡及酪農業者的防衛心,讓正面樂觀的龔建嘉談起受挫的幽微時刻,眼神也不禁黯淡,坦言曾經為此大受打擊。

他回憶起獸醫學姐的告誡,認為創立公司有違獸醫專業也不務正業,獸醫的專業與信賴感扯上商業,很容易被排斥,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熱血可以拯救這個世界;而尋求生乳源的時候,酪農業者不想因為加入這個計畫,得罪收乳的大廠。這兩件事讓龔建嘉萌生放棄的念頭。

從募資平台出發,這股白色力量得來不易,龔建嘉說,是群眾無形中推著他走向這條熱血的道路,無論外界給予他新創業者、社會企業家等任何頭銜都不重要,自己不是什麼創業家,只是「看到問題就想去解決」。

龔建嘉坦言,現階段因為沒有自己的鮮乳加工廠,所以無法申請鮮乳標章,這是目前法規下,小農有志難伸的地方。

群眾支持 成為向前動力

他認為這是產業體制僵化的結果,雖然從消費者的回饋發現,許多不同行業店家也開始支持,願意讓自己的店面成為取貨點,但仍有空間需要去溝通、衝撞,而讓自己繼續向前看的,靠的是背後群眾支持的力量。

「這些在乎的人,成為我的動力。」他說,選擇以非典型通路就是成就的最好印證。

原本期望他當獸醫師的小學老師媽媽,從不看好到接受肯定,現在全力支援,包括自掏腰包堅持用新台幣「下架」他的鮮奶。以前不喝鮮奶的媽媽,現在每周都要固定宅配3罐回家。

以專業的乳牛獸醫角色,搭起消費者和酪農之間的橋梁,龔建嘉親自診斷乳牛,掌握產地牧場飼養管理及醫療規畫,篩選出對牧場管理嚴格的小農來配合,也許可以翻轉台灣酪農產業的困境,讓產業得以永續經營。

不過看到畜牧產業參與人口老化、年輕人沒有動力加入,讓台灣農業走得很慢,喜歡挑戰的龔建嘉認為,政府在兼顧整體產業利益上或許瞻前顧後,但民間力量藏有更多的可能性,帶領產業走向新的商業模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