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除夕夜裡,長者給孩子的「壓歲錢」有趨吉避凶、平安吉祥之意。事實上,是起源於北宋時期的一件綁票案。
有網友表示,根據史書《桯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王韶的小兒子南陔在春節期間,隨長輩在北宋的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街頭賞花燈,不料被歹徒抱走。
歹徒抱走南陔逃跑途中,巧遇朝廷的車子,南陔機智勇敢,急忙大聲呼救。歹徒心生害怕,放下南陔,倉皇離去。
朝廷的車隊帶南陔進皇宮,宋神宗見到南陔,問清了事情的經過後,便賜一些金錢,給南陔壓驚。
這件事漸漸傳開來,人們紛紛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給孩子們買爆竹、零食外,還要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這些零用錢被稱為「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