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知本一棟有六十年歷史的天主堂,內部設計最具原民「卑南族」風格,也因此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由於建築體結構受損,日前全面進行大整修,而內部卑南族圖騰和石板將保留下來(圖/尤聰光),繼續見證教堂的嶄新風貌。
【本報台東訊】台東知本一棟有六十年歷史的天主堂,內部設計最具原民「卑南族」風格,也因此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由於建築體結構受損,日前全面進行大整修,而內部卑南族圖騰和石板將保留下來(圖/尤聰光),繼續見證教堂的嶄新風貌。
知本天主教傳教協會會長王正元表示,這次教堂整修工程,主要在主體結構的補強及防水防漏,另內部牆壁也將刨除並上新漆,總工程費用約一千餘萬元,中央補助百分之八十、縣府百分之十,剩下的經費由堂區自行籌湊,預計四個月完工。
一九五四年興建的知本天主堂,是知本最早成立的卑南族教堂,由於教友多為卑南族人,因此,後來教堂進行整建時,把卑南族文化融入教堂設計中,包括裝飾木雕、石板堆砌,以及祭台圖騰等,充分展現卑南族文化和西方建築的融合,十二年前被縣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不過,教堂歷經六十年的時間,許多主體結構都出現問題,經教會與教友們討論,決定將教堂大整修,日前已動工,而為了持續保有內部原有的風貌,原有的圖騰、石板和彩繪圖樣也將原封不動保留下來,讓教堂整修完工後,嶄新中依舊保有它獨特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