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考完自然考科後,大學學測昨天落幕,不少學生認為題目不難。高中審題老師也認為物理試題是近五年來最簡單,生物與地球科學試題則取材生活化,包括二十四節氣、乾旱與水庫供水等皆入題,其中全球暖化題組,內容跨化學、物理、地球科學及生物四科領域,有助提升學生統整學科知識能力。
和平高中老師郭鴻典表示,物理試題整體難易度下降,是近五年來最簡單,解題觀念皆來自課本內容,只要有基本概念及熟悉公式就能輕易得分。其中,第五十五至五十七題組考二十四節氣與克卜勒行星定律的應用,看似是地科題,卻是考物理觀念,是相當創新的題組。
化學與生物今年也出了不少實驗題,建國中學老師劉玉山認為有利於實驗教學的正常化。他並舉例第二十四題的生物題,是關於老鼠睪丸組織切片的觀察。他說,「此題可鑑別學生是否有親自操作實驗,並與課文知識相融合,是非常優質題目」。
在地科試題上,成功高中老師謝麗芬表示,今年題目重視台灣周遭生活環境,取材概念包含二○一五年北部石門水庫水位見底與限水、避免定居於土石流好發區、花蓮太魯閣峽谷等,也較往年重視氣候變遷內容。但他建議未來可以增加圖表分析試題,提高閱讀理解層次。
此外,大考中心表示,二月十六日公布各科級分與總級分人數百分比累計表,和各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等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