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投訊】「描繪塑造自已,充分發揮創意。」南投縣信義鄉雙龍瀑布因莫拉客天災沉寂六年,隨著今年初「伊希岸」棧道完工將重見天日;入口處有面三十多公尺的迎賓舞浮雕牆,每張都是部落民眾的自繪圖,表情栩栩如生,讓人印象深刻。
信義鄉雙龍瀑布步道入口位在耆老谷自勇的「達瑪勞翁」民宿大門前。浮雕迎賓牆在部落眼中,別有意涵。
社區協會前理事長谷自勇說,二十五年前雙龍瀑布深具知名度,為雙龍部落帶來經濟活力,因商業行為介入慢慢地淡忘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台南的一名老師楊元享致力復育布農文化,包括布農祖居地尋根、編織、雕刻藝術及古調歌謠傳承、景觀經營與塑造,逐漸喚醒族人的部落意識。
延續楊元享傳承下來的概念,就以自己容貌個性,反映在牆面舞者身上。谷自勇說,我們「自己塑自己,揮灑空間無限!」有些人對自己禿頭、落腮鬍、塌鼻子等特徵都毫不避諱,還刻意強調,希望讓更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看過的陳姓等遊客都說「布農樸實藝術,純真中有創意。」這面布農文化牆留給雙龍居民聊天空間,與雙龍瀑布,伊希岸木棧道成為雙龍三寶,帶動部落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