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醒獅製作 葉火旺免費教學

 |2017.01.09
1991觀看次
字級
為傳承客家醒獅藝術與山歌,八十八歲的葉火旺(見圖/陳麗婷),即使年歲已高,只要有人願意學習醒獅製作、表演或歌謠,都免費教學。他感嘆,傳統醒獅製作法繁複,傳統技藝無人想學習,若失傳、相當可惜。

【本報花蓮訊】為傳承客家醒獅藝術與山歌,八十八歲的葉火旺,即使年歲已高,只要有人願意學習醒獅製作、表演或歌謠,都免費教學。他感嘆,傳統醒獅製作法繁複,傳統技藝無人想學習,若失傳、相當可惜。

葉火旺說,家中從祖父開始製作醒獅及表演,尤其醒獅製作相當費工,必須先做好水泥模型,還得在模型上貼上一層層的報紙、廢紙,且醒獅的頭髮也相當講究,是以虎尾蘭的纖維製成,他說,虎尾蘭要先泡水軟爛,再將纖維一一抽出。

從小耳濡目染,葉火旺十六歲時跟著祖父、父親製作,甚至產生濃厚的興趣。他說,客家醒獅主要是在過年節、喜慶時表演,而醒獅表演內容為廣東有位和尚帶著一隻猴子雲遊四海化緣,有天發現一村莊因瘟疫死去很多人,大家都認為是邪魔作祟。和尚告訴眾人,山上有隻修練百年的神獅,若能引誘下山、就能幫村莊驅魔,最後和尚以靈芝草及猴子找來的仙桃,將神獅引下山,也化解了瘟疫。

為完整描述這段故事,他製作和尚與猴子一同搭配表演。他說,扮演醒獅時,步伐並非如同一般人走路的模樣,而是「七星步」,正因製作及表演有其困難度為了傳承技藝,有學校邀請教學、他都願意分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