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前10名 歷史類異軍突起

 |2017.01.01
2715觀看次
字級
歷史類書籍二○一六年異軍突起,圖為誠品書店二○一六暢銷書排行榜,《台灣不教的中國現代史》拿下第三名。圖/誠品提供

【本報台北訊】光復高中納粹事件餘波蕩漾,刺激教育界省思台灣歷史教育的缺失。然而,二○一六書市卻是歷史書籍最風光的一年,各種類型、筆法的歷史書紛紛出爐,金石堂、博客來與誠品三大書店的暢銷書前十名,更首度同時有歷史書上榜,寫下書市新紀錄。

補教名師呂捷寫的《哥教的不是歷史,是人性》,銷量近十萬本。出版此書的圓神行銷企劃經理吳幸芳指出,學者檢討光復高中事件,認為台灣歷史教育只要求學生背誦歷史「知識」、而不是用「同理心」理解歷史。台灣這一波歷史書熱,正是以「同理心」引導讀者進入歷史、彌補歷史教育的不足。

「這波歷史書讓歷史有溫度。」吳幸芳指出,呂捷從人性的角度解讀歷史人物,讓歷史可以跟現代讀者產生互動,不只是冰冷的「資訊」。

圓神旗下究竟出版社的《台灣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迄今也有五萬本銷量。作者黃震南舉辦演講場場爆滿,讓吳幸芳驚訝「這麼多年輕人喜歡歷史。」她觀察,政府將台灣近代史、現代史納入課綱,教科書內容卻死板貧乏,逼得學生只能從課外書尋找答案。

大是文化出版的《台灣不教的中國現代史》,書名破題指出是「教科書不教」的內容,躍上誠品暢銷書榜第三名。大是文化副總編輯顏惠君表示,該書講述國共內戰,「這是台灣人最想知道、教科書卻極少著墨的一段」。

事實反思 高深廣要求

光復高中事件也引發外界對台灣學生「國際觀不足」的質疑。木馬文化最近出版《用世界史解讀四大國際議題》,該書鎖定南海主權、中東戰亂等議題,由高中歷史老師增田由利亞講解相關歷史,再由電視主播池上彰說明和時事的關聯。

木馬編輯劉偉嘉認為,讀者對歷史書籍的需求,未必跟歷史教育現況有直接關係,「而是在政治情勢,社會結構與各種新式媒體的激發之下,對於『歷史事實』與『反思歷史』有更高、更深、更廣的要求。」面對混亂世局,讀者會更加自覺地想要了解自己和世界史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結。二○一七年,也將是書市很「歷史」的一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