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表示,新政府五月上任後都在盤整和處理、調整過去政權輪替後一些問題,等這階段告一段落後,明年就是建設年,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把基礎、方向及定位弄好,三、五年內社會就會看到一些前景;方向對了,人民就會有信心,社會氣氛也會改變。
林全昨與媒體茶敘,被問到外界關心任期問題,林全坦言,「是我的困擾」。不過,他也說,既在公職服務,就要做長期留在這裡的打算,沒有五日京兆的問題,「別期待我明天就走,我不會走。」
林全以浪漫台3線為例表示,新政府真正的預算要等到明年一月一日才會有,但從五月上任到七月編預算時間太短,能融入的有限,更能代表新政府施政想法到明年之後才會更清楚;重要建設先有計畫才會編到預算去推動。
林全說,台灣邁向現代化國家,在公共投資方面,不管是硬體還是環境都要,包括電業法、公司法,都是創造民間投資環境,光從立法是看不到成果;有些是法律通過後,民間商業機制才會進來。當制度和公共軟硬體建設鋪好,三到五年之內,社會轉型及結構調整就有基礎。
對於閣員的政策一致性是否不夠?林全表示,部會間考量不一致時,靠政務委員協調,這部分都有充分授權,但因行政部門太龐大,難免出現看起來彼此不協調現象。但他認為經過半年磨合,各部會的溝通、政策協調都比剛來時熟練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