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英山社區「不要臉公園」字體可愛,上面還有笑臉,表達正面思考力量。
圖/王思慧
【本報花蓮訊】花蓮吉安鄉南華村有座公園竟然叫做「不要臉」,讓遊客很驚訝,怎麼會有不雅名稱?原來居民在闢建公園時,有反對者在大石頭上用噴漆寫上「不要臉」三個字,村民突發奇想,乾脆命名為「不要臉公園」,現在反而成為遊客打卡的新景點。
南華村初英山社區的「不要臉公園」,不但有綠油油的草皮、涼亭及池塘等,環境清幽,還能看到阿公阿嬤牽馬散步,很難想像以前這裡是臭氣沖天的鴨寮。
居民為了改造社區環境,與花蓮水保局合作農村再生計畫,利用在地獨特的砌石、竹子、粘土、茅草,建築涼亭、茅屋,每天動員三十多人,把髒亂的鴨寮闢建為公園。
「當初在農再過程中,有一些村民不太認同,所以噴漆抗議,大家討論後決定反向思考,乾脆取名為『不要臉公園』,反而讓社區夥伴更團結。」初英山文化交流協會監事鍾寶珠強調,雖然大家看到「不要臉」感到錯愕,不過剛好公園缺個名字,便順勢取名,並將大石頭上的不要臉的「臉」改為「笑臉」,表達正面思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