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團二十二日起赴日檢測土壤、食品等輻射量,其中政府擬開放食品進口的千葉縣稻田土壤有人工核種「銫一三七」,約每公斤十九點二五六貝克。原能會主委謝曉星昨表示,環團檢測數字可參考,也允諾原能會願到日本檢測。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等人前進日本福島等五縣市實測輻射,並以臉書直播;福島縣磐城市土壤被測出每公斤一千九百五十點六貝克的銫一三七,政府雖未打算引進福島食品,但擬進口部分食品的千葉縣稻田土壤也測出銫一三七,卻遭衛福部指環團檢測不是國際常見方式,質疑「不精準」。
謝曉星昨在立法院答詢時說,他不認為檢測有誇大,因為是電腦實際量測,但儀器本身有限制,每個儀器有各自的鑑別度,檢測時也有一定的SOP,「基本上,環團檢測出的數字是可參考的。」謝曉星還說,如果政府要派人赴日,原能會一定協助實地檢測;對於環團到日本檢測,也給予鼓勵。
衛福部次長何啟功則仍認為不該盲目檢驗,應針對風險高或是對日方管理有疑慮的部分做檢驗,比較有參考價值;先前的赴日報告未做檢驗,主要是查看日方如何控管輻射食品,由日方提供檢驗結果,我方站在採信立場,但外界若認為有疑慮,衛福部也願意赴日做檢驗。
方儉:跨出第一步
方儉昨也透過臉書回應衛福部質疑,強調福島核災已五年多,但台灣還是「沒摸過象的瞎子」,他們至少跨出第一步,希望能有更厲害、更有資源團隊,用透明、公開方法檢驗日本核災環境、食品。
何啟功指出,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民間團體、環保團體等,皆提出希望衛福部赴日檢驗,衛福部不排斥赴日檢驗,但檢驗標的什麼?是食物、土壤還是水?哪些才能把關食安,希望各界坐下來討論後,衛福部等單位再赴日檢驗也不遲。
何啟功強調,今年赴日報告也是在驗證日本告訴台灣,管控核災區及周邊城市的方式是否如同日本提供的資料一樣;輻射檢驗報告則是日方提供,台灣與其他國家相同,如美國、歐盟,站在國與國之間的信任,台灣是採信日本提供的資料。
不過,國內若是有不同的聲音,衛福部不排斥赴日檢驗,但是否該所有的食品都檢驗,應該有一個範圍,做一確認後再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