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宣布「裸退」後,昨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他拿著總會出版的書籍表示,這是文化總會自行募資的成品。
圖/許正宏
【本報台北訊】針對文化總會會長爭議,文化總會現任會長劉兆玄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現在是任期的問題,不是戀棧的問題。」劉兆玄說,文化總會根據任期,是至今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才到任,「這樣一個社團法人是國家機器,這是不恰當的說法。」對蔡英文總統申請會員一事,劉兆玄直言,她的確沒有成為會長的資格。
據中華文化總會組織章程,現任會長劉兆玄任期到二十一日屆滿,屆時將召開第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由會員選出執行委員三十五人,組成執行委員會,並從執行委員中推選出新任會長,再由新任會長聘任祕書長一名,綜理日常事務。
「如果換總統就要換一次會員,這就不是獨立的文化機構,我們希望用一種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做。」劉兆玄表示,前總統陳水扁二○○八年交棒執政,也是五二○之後做到當年的十一月底,「為何沒有人說他戀棧?」劉兆玄說。
政府不要搶民間財產
劉兆玄說:「一個民間的機構被說成國家機器,反過來說,如果今天政府伸手介入這樣的文化機構,沒有經過人民團體法的程序正義,反而會變成政府在奪取民間財產,我覺得執政者應該三思。」
劉兆玄口中的「把手伸入民間」,指的就是日前文化總會收到六百多筆「不尋常」的入會申請。劉兆玄指出,有執委表示,「承受很多要求、運作啊,很厭煩,當天也不願意來(開會)」。
這六百多筆入會申請包括蔡總統。由於前天流會,等同這六百多人申請遭擱置,是否代表二十一日召開的文化總會會員大會,蔡總統不具有下屆文總會長參選資格?劉兆玄說:「是。」
劉兆玄表示,他雖然不知道是誰在運作,但和其他執委談起來,「來自官方、民進黨黨團、來自柯建銘,都有」,他認為,「這個運作稍微超過了一點」。
劉兆玄指出,文化總會從民國八十年改為社團法人民間團體後,「沒有政府為文化總會編列預算」,也強調「我們不是國家的機器」,文化總會的基金總數約三千多萬元,多來自捐募或會員會費。
經費來自捐募 非國家機器
劉兆玄表示,總統繼任會長非慣例,過去包括蔣經國跟馬英九等總統都沒有擔任會長,「文化總會多年來已有歷史高度,兩岸文化交流相當順暢,現在也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當前兩岸溝通管道低迷,這樣一個交流平台非常重要」。
至於外界認文化總會按照慣例都是由總統擔任會長,劉兆玄昨天強調,蔣經國擔任總統時就沒有兼任會長,前總統馬英九只有擔任會長一年,二○一○年起由他擔任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