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南天寺紫薇步道秋意濃

 |2007.04.13
30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心默臥龍崗報導】澳洲南天寺大悲殿前紫薇步道兩旁的紫薇花綻放,倘佯其間,可體會詩人杜牧所描述的:「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的意境。

紫薇由於花季長,故有「百日紅」的美名。而紫薇又稱「怕癢樹」,若以手指輕觸樹身,樹葉便會微微顫動,好像怕癢的樣子。無論是花是樹,古人對紫薇的喜愛,不但於詩中可見一般,更可見應用於官名。唐代開元元年,曾將中書省變更為「紫薇省」,而中書令亦改為「紫薇令」;不論是否因字形相似而誤植,「紫薇」之名已深植人心。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如此形容紫薇:「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雖然有人覺得將紫薇冠上官名,有失脫俗風骨,但卻也顯出紫薇在文人雅士的心中,有相當的地位與分量。

紫薇並非全開紫色花,花有多種顏色,白花稱為銀薇,紅花則是紅薇,紫中帶藍稱為翠薇,只有開紫花的才稱紫薇。顏色雖多,但廣為人知的卻是紫薇,因此不論顏色如何,世人喜稱其為「紫薇」。

南天寺的紫薇,雖非楊萬里所說的:「似癡如醉弱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但是走在紫薇步道上,可以以不一樣的心境,體會杜牧(人稱杜紫薇)所描述的:「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那種淡薄、典雅的自在感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