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瑋瓴所在的G棟被壓在I棟下方,她受困五十二小時獲救,如今積極復健。圖/中央社
【本報台南訊】今年二月六日震災後在倒塌的維冠金龍大樓中受困五十二小時的曹瑋瓴,經歷先生與孩子在身邊辭世的傷痛、手腳嚴重外傷,但仍積極復健,盼勇敢面對生活,回饋社會。
四十五歲的曹瑋瓴原本與先生、孩子及公婆一起住在台南市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G棟七樓;二月六日地震發生當天,家住台北的大伯帶妻女回南部過年,也住家中。但在強震過後,當天家裡的八個人,只有她一人順利獲救。
在加護病房治療八天、經歷三次手術後,曹瑋瓴在三月十四日出院,四月二十八日起在奇美醫學中心接受密集的復健治療。她昨天到醫院復健時,特別抽空接受媒體訪問,希望以自己的經歷鼓勵更多人。
曹瑋瓴表示,她的右手及左腳在受困時被壓了太久,手原本無法舉起、手掌不能握合;左腳現在外側沒有知覺,還不能走路,很多事情仍要靠家人協助。
她說,在復健過程曾沮喪過,尤其是剛出院那幾個月很頹廢,復健回家就關在家;一直在想為什麼四肢變成這樣,這不是她想要的。
直到一位好朋友告訴她:「妳在為妳失去的孩子難過時,有沒有回頭看看,妳的母親正在為她的孩子難過?」這句話打醒了她,提醒她也是為人子女,一定要站起來。
曹瑋瓴表示,現在每周有六天要到醫院接受中、西醫式復健;雖然辛苦,但她告訴自己,以後不會再難過,要勇敢面對生活,並用有生之年來回饋社會,「因為這條命是大家給我的」。
她說,地震發生時,在建築物倒塌的第一時間抱住兩歲兒子,再回頭叫先生時,先生已經沒有回應;兒子在她懷裡一直哭,她還一度不斷安慰兒子。受困期間她沒有恐慌,因為先生和孩子一直在身邊。講到這裡,曹瑋瓴再度情緒潰堤,不斷哽咽。
曹瑋瓴說,先生曾經是討海人,喜歡大自然,曾經提過死後想要海葬。她不知道台灣能不能海葬,所以最後為先生及兒子選擇樹葬,回歸大自然。
「這八個月以來一直想夢到他們,但是夢不到。」她說,她告訴自己,先生與小孩成仙了,沒有在凡間才會夢不到,讓自己感到欣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