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地震後,中橫路斷,青山上線路段被礫石堆掩埋的明隧道,雖然結構有多處損壞,但仍算完整。圖/洪上元
【本報台中訊】「我只是想回家時,能有一條安全的路。」相信這是全梨山地區居民的心聲,因為位在梨山的台八線,從九二一地震之後便封閉,居民只能從台電開發的臨三十七號便道進出,但便道緊臨河床,土質鬆軟,每逢下雨就會因落石受損封閉,居民殷殷期盼能重啟台八線,但專家學者常以「環境休養生息」為由,只能放棄重開道路。居民昨天邀請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許澤善現場會勘,並出動空拍機現場拍攝,期望引起政府的重視,重新復建中橫省道。
「當年先人將沒路走到有路,而我們卻把路荒廢成沒路。」梨山自救會召集人陳政福指出,政府每年耗費許多金額維護便道,但便道每逢下雨就垮,與其將錢持續投入,不如重開青山上線一勞永逸,這次邀請專家學者,並利用新的空拍技術呈現新的數據,期望能讓當局重視。
青山上線是指台八線44K到62K,這段路程的柏油路與護欄仍完好,雖然因年久失修而有許多雜草及碎石礫,但若清除後仍可供汽車駕駛,許多道路就算被河流沖刷也仍完好可走,許多隧道就因當年地震緣故有許多砂石沖刷,但整體仍結構完整,可以看見當時工程的紮實用心。
許澤善指出,當初封閉台八線是希望能讓地質休養生息,但台灣位在地震發生帶,且地震愈來愈頻繁,地質根本不可能有休息的時候,「重開台八線確實可行」,將協助居民提供數據。資深工程師認為,青山上線歷經十八年的休養生息,加上歷次的風雨、地震自然沖刷,土石流全流到下線了,「開通不是技術問題,若真的要開通中橫,青山上線是相對安全」。
「當務之急是維持中橫便道的安全與通暢,目前沒有多餘的時間、人力,處理青山上線問題。」公路總局谷關工務段段長吳銚堂指出,目前編列三年十億元經費改善便道安全、明隧道與邊坡工程,他可理解居民想重開台八線的心情,但須有中央的政策才行。
針對現有在青山下線建隧道方案,透過打隧道與借道台電隧道,重建谷關往梨山安全之路。台中副市長林陵三表示,將與台電、公路總局開會討論此方案。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只要經過評估安全都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