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中)、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右二)、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右一)、雲湖書院院長程恭讓(左二)、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等人與雲湖書院學員合影。圖/人間社記者韓執芸
【人間社記者妙普、龔麗宜興報導】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所主辦的雲湖書院經典研修班,第四期二十二日開課,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百位學員齊聚,院長程恭讓說明書院宗旨,主要是為推動佛教經典、人間佛教的學習與研究。當日並禮請創辦人星雲大師及佛光山退居心培和尚為大家教授「八識講話」及《六祖壇經》。
星雲大師為學員講說「八識講話」,透過「二鬼爭屍」等譬喻,讓大家很快清楚問題所在「我是誰?」以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典故,讓學員了解八識的關係和作用。
大師提到中國有八大宗派,包括四個行門,律、禪、淨、密;四個解門,三論、唯識、華嚴、天台,唯識是其中之一。大師說明人世間有十八界,並詳述六根之間的關係:「眼睛像望遠鏡、耳朵如收音機、鼻子是偵察機、舌頭是嘗味機、身體是總體、心是主宰。」
大師並以自己曾做的偈頌說明八識的關係及作用,總論八識,「五識眼耳鼻舌身,心識能合又能分,末那傳達作使者,賴耶如山似海深。賴耶幕後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鋒,心居中樞總指揮,五識活動如追風。」分解八識,「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諸事各持分,五個出外作買賣,心識居家獨自尊。眼觀耳聞鼻作探,舌味身觸心難安,末那執我作傳達,賴耶罪福怎能堪。」
大師透過「二鬼爭屍」等譬喻,讓大家清楚問題所在「我是誰?」如何明心見性?人生如何解脫、超越、自在?管理自己的六識?管理自己的心?如何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信仰自己
找出真如寶藏
何謂信仰?大師以禪宗的公案來說明。他提到,有一位唯識家到禪門參學但不相應,離開時禪門堂主送到門外,看到大石頭,就問:「石頭在心裡還是心外?」唯識家回答:「萬法唯識,所以石頭在心裡。」堂主再問:「石頭在心裡不覺得很重嗎?」因此雖然理論上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都是唯心所現、唯心所變,但是要能了解,信仰佛陀如虛空,遍滿虛空、充塞法界,才能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最後大師勉勵學員,來到這裡,希望得到什麼?想要得道,道在自己心裡,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決定自己的去處,明心見性,找出自己的真如寶藏;信仰自己,用唯識檢視心識,讓自己做自己的貴人。
學員提出疑問,現代人學佛畏難怕苦,請大師開示如何克服對讀經的困難?如何行解並重?以及基督教說世界是上帝創造,大師怎麼看呢?大師皆一一給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