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英師姐端詳佛光山老照片。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一疊疊照片,在白炙日光燈下透出淡褐色澤,是褪色的痕跡,看得出有點年分了。這些是《人間福報》幾個月前從李美紅師姐取得的老照片,記錄著佛光山多年來的歷史資料,有劉美英師姐幫忙,終於在日前順利把這上萬張照片完成整理。
這些珍貴的老照片,有的還看得出日期印記,有的卻沒有任何註記,讓整理工作更添難度。這事做來不易,非得對佛光山知之甚詳,而且「無役不與」的資深佛光人,才有足夠辨識的能力;旁人誇劉美英是活字典,記性好,她卻略帶黯然笑說:「我的能力不夠,一直遺憾不能為佛光山多做些什麼;還好有這分工作,讓我可以為記錄佛光山的歷史出點力。」
劉美英在民國七十一年開始接觸佛光山,是因為聽大嫂說起浴佛,很感興趣,就提出再有機會要帶她一起去;可大嫂似乎不以為意,讓她一直等不到邀約。某日忽然想起每天返家總會看到的「佛光山普門寺」這幾個字,興之所至,隨手拿了簡單行李,就自己搭車直奔高雄去了。
那是她第一次到佛光山,可不知為何,卻有種熟悉的感覺。一踏入大殿,劉美英猛然掉眼淚,她知道終於找到自己心靈的歸處了,於是她跪拜佛前,歉然地說:「佛祖呀!真的很失禮,都不知道您在這裡,所以這麼久才來看您,請不要生氣,以後我一定會常來看您。」
劉美英非常勤跑佛光山,有時一個月要南下好幾趟,和山上法師相當熟悉,大家也都清楚她的家庭情況,知道她的同修剛過世,家中還有三個女兒要照顧,也不捨她如此奔波,所以蕭碧霞師姑就勸她就近親近普門寺。可對她來說,終究本山更讓她有自家的感覺,山上任何大小活動,她也都不錯過。也因此,整理照片的這項工作,因緣就是注定要借重她來承擔。
「以前大師出國回來,到普門寺掛單,也都會找信徒聚聚。」「家庭普照的時候,大師說要到我家坐坐,但因為覺得家裡不夠舒適,不好招呼大師,一直緩著,結果每次大師看到我,都要問我到底啥時才可以去我家。」劉美英看著照片,思緒跟著也跌宕進時間的洪流裡,往事歷歷在目,一件件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劉美英感謝能有幫忙整理照片因緣,重新回顧與佛光山的因緣,又更加肯定這輩子能夠親近佛光山和大師,是她最大的福報。現在她只想可以再多跟大師親近學習,而自己也還有機會、能力可以為大師和佛光山再多做點事,那就是她最大的心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