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57 麥可墨菲把建築變成身心的療癒所

文/楊慧莉 |2016.10.01
1251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圖/取自網路

時代進步,許多現代建築美輪美奐,令人讚嘆,但當建築師的設計各個爭奇鬥豔,互相媲美,所服務的對象往往只是小眾有錢的大爺。美國建築設計師麥可墨菲卻思考著現代建築的其他可能性,可否讓建築為更多的大眾效力?結果,他和他的工作團隊打造出的建築不僅美觀,還能療癒身心,他是怎麼辦到的?...

人生職志
踏上另類建築之路

麥可.墨菲(Michael Murphy)於二○○八年與艾倫.瑞克斯(Alan Ricks)成立了總部設在波士頓的大眾設計團隊(Mass Design Group)。身為公司的創辦人和執行長,他的願景是打造以社區為中心、深具療癒功能的建築物。他帶領公司的研究和設計計畫,多年來已協助擴充公司的規模至全球三大洲十個國家。

有別於一般建築師多半只專注於手上的設計藍圖,墨菲的眼界卻是在藍圖以外。事實上,他當初走上建築之路也有些「崎嶇」。

建築具有政治性

墨菲在南非念大學。就讀期間,他看到南非後種族隔離政府讓開普敦的景觀和都市情況改頭換面,刺網和電圍籬戲劇性地架起,不動產的背後有著政治和社會的意涵,每棟建構的環境都說著不同的政治術語。

這讓墨菲大開眼界,原來建築物本身含有濃濃的政治和社會性,它們就代表所處的政經環境狀態。這層省思引發他對設計和都市景觀的興趣,為他的建築之路埋下因子。

父親罹癌的啟示

儘管在南非的所見所聞讓他對建築有感,真正讓他走上建築之路,卻是起自於一場家變。

在外念書期間,墨菲有一天接獲噩耗,他父親罹癌,只剩下三星期可活,他火速趕回紐約的家,陪伴在父親的病榻旁,不知道還能陪伴多久。

過去,墨菲的父親總會在周末穿上破舊的運動衫,開始在房子裡東刮刮西補補,與其說是修繕,不如說是一種淨化身心的儀式。這種東刮西補的修繕工作年復一年,沒完沒了,也沒打算完成的跡象。

而今,陪伴期間,為了轉移心中的不安,墨菲開始捲起袖子幫父親完成修繕老家的工作。

然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三周的大限來時,他父親還好端端的。三個月後,他的父親加入墨菲的修繕行列,一起重新粉刷室內;六個月後,老舊窗戶重新整修;十八個月後,破損的門廊也更新了。

墨菲的父親看著如新的家屋滿意極了,而他的病況也趨於和緩,頭髮都長出來了,這時他不禁發出喟嘆,「麥可,多虧這屋子,我撿回了一命。」

隔年,墨菲就決定去念建築了。

受法瑪爾的影響

不過,念了建築後,墨菲發現所學跟他原先想像的有些落差,能獲建築界肯定和青睞的作品,多半都是爭奇鬥豔和精雕細琢,但更令他困擾的是,為何最好的建築師、最棒的建築物——擁有美麗、遠見和創新的特性,如此少見,卻似乎也只能服務小眾?更精確地說,他思索著建築界可否善用更好的創意,做更多的事?

一次期末考前夕,墨菲為了紓解熬夜過後的疲憊,跑去聽了保羅.法

瑪爾醫師(Dr. Paul Farmer)的演講。法瑪爾醫師畢生致力於改善全球窮人的健康。在那場演講中,這位以人道主義見稱的醫師談到何以有些建築讓人生病、造成感染,像是有人因摔斷腿在醫院走廊等待醫治時,卻遭病菌感染而一命嗚呼,他不禁要問:「如果有醫院讓人生病,那些可助人打造出無感染疑慮好醫院的建築師和設計師都到哪兒去了?」

聽了法瑪爾醫師的一席話,墨菲豁然開朗,對於建築的疑惑瞬間解開,也從此踏上一條不同的建築之路。

因地制宜
賦予每棟建築使命

聽完動人演講的兩年後,在因緣際會下,墨菲真的如願地與法瑪爾醫師和他的工作團隊共事,他們一起在盧安達打造了一所新式的醫院。建造期間,他住在布達諾鎮(Butaro)的一間老客房,這裡在盧安達一九九四年的大屠殺過後曾是間監獄。

社區集體打造

設計時,墨菲和合作團隊想著,如果醫院的內部廊道讓病人更嚴重,那麼可否把廊道設計在外頭呢?或是讓醫院更通風而無須仰賴不可靠的空調設施?

另外,病人的養病感受也很重要;有證據顯示,單單只是看到自然風光就能明顯改善病情。因此,他們讓每張病床的設計都望向窗外的藍天。

不過,建造過程中,墨菲卻發現設計是一回事,落實又是另一回事。所幸,他們碰到一位聰明的工程師,他是布魯斯.尼滋耶(Bruce Nizeye)。當他們正困於要鑿山頭,推土機進出不易時,尼滋耶建議他們徒手打造,使用盧安達所謂的「社

區集體打造」方式。

於是,數百名當地居民拿著鏟子、鋤頭,一起鑿開山丘,既省時又省錢。至於醫院裡的家具陳設,尼滋耶也想到更好的法子。他成立了一個公會,找來木匠師傅教人親手打造家具,堅持雇用當地勞工。這些勞工背景各異,有一半

為女性。

建築的四梁柱

尼滋耶運用這個建造過程,不僅為病患提供治癒的場所,也為整村曾歷經大屠殺的居民療傷止痛。這種具有當地特性的建造方式植基於四根「梁柱」:雇用當地人、取材當地資源、隨處訓練,以及把每個設計決定當作是增添地方尊

嚴的機會。

運用「社區集體打造」的方式,墨菲表示,「美學上的設計亦是以如何影響居民生活為考量。」比方說,建造布達諾醫院時,他們選擇使用當地過多而農夫所嫌惡的火山岩,再請當地的泥瓦匠裁切石頭

,砌成院牆。居民看了覺得好漂亮。

這種美麗,墨菲認為,其實來自於親手裁切和「一磚一瓦」砌成厚厚的牆,且用的是僅當地才有的岩石;而這還可讓人們不再只是關心一個建物的生態足跡,打造者的「手跡」亦同屬重要。

基於單純信念

另外,墨菲所帶領的「大眾設計團隊」多年來始終力行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確保他們所經手的每棟建物背後都有個單純的建築信念,即每個建築都有其所肩負的使命。

比方說,到海地建造醫院時,是為了遏止霍亂疫情,於是設計時著力在清潔遭汙染的醫療廢棄物,免得這些汙物流入下水道,汙染水源;到馬拉威建造生產中心,則為了大幅降低那裡母子生產時的高死亡率;去剛果蓋學校,是為了想透過教育保護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保留生物的多樣性,因那裡盜獵象牙和獸肉的情況嚴重,已經導致全球流行病傳染和戰爭;在美國幫聾啞學校設計校園時,則著重在提醒人們善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

至此,墨菲已經看到建築具有轉化的力量。

身心療癒
發揮建築的軟實力

約一年前,墨菲讀到民權領袖布萊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的文章。史蒂文森有個大膽的建築願景。他和他的工作團隊記錄了美國南部十二個州從一八七七年到一九五○年發生過的近四千個私刑;他們有個計畫,要在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市為所有的私刑受害者建立國家紀念館。

看到這篇文章,墨菲深受感動,他想到德國、南非和盧安達都建造了紀念館,作為過去種種暴行反省之用,為他們國家所遭受的集體心靈傷害療傷止痛,反觀自己的國家卻沒有。於是,他寄了一封正式信函給史蒂文森,表示自己對此計畫的興趣,結果得到史蒂文森的立即回覆,也就此開啟了兩個團隊的紀念館建造合作計畫。

從見證中獲療癒

歷經一年,兩個團隊合作設計出的紀念館藍圖,外型類似帕德嫩神廟或梵蒂岡的柱廊,但一進入就會發現這些柱子的作用,是讓人憶起曾經發生在廣場的私刑,再多走幾步,就會開始了解有一群龐大的亡靈尚未獲得安息,他們的名字就刻在高掛上頭的紀念碑上,而外頭還會有一片同樣的柱廊。

不過,外頭的柱子只是暫放,待被淨化後,就會被移至私刑確切發生的幾個州郡。接下來的幾年,這個紀念館所坐落的場域將充當見證所,目睹每個紀念碑有人來認領,並被放在當初他們遭受私刑的州郡。整個國家將開始從一個多世紀的靜默中獲得療癒。

蒐集泥土悼亡靈

有了藍圖後,他們開始規畫如何建造。墨菲和團隊們想到盧安達的「社區集體打造」方式,於是決定用幾處動用私刑地方的泥土填滿每根柱子。

接著,史蒂文森和他的工作團隊開始與家人、社區領袖和後生晚輩一起動手蒐集泥土,把它裝在個別的瓶子裡。蒐集泥土的動作本身就能達到精神上的療癒,也藉此讓正義獲得平反。

有位成員在一位受難者遭私刑的地方蒐集泥土時,感性地說:「如果他在此留下一滴汗、一滴血、一根毛髮,我祈禱能把它挖出,而他的整個身體將因此獲得安息。」

建築與人的關係

墨菲等團隊打算今年稍晚就要在蒙哥馬利市動土,起建這座紀念館,紀念館將道盡過去難以啟齒卻已在國家烙下深深傷痕的種種暴行。

至此,墨菲也終能體會他父親當年為何說「房子救了他一命」──原來,建築和人之間可以有著如此親密的關係。

他相信,「建築不只是生動的雕塑,還能凸顯個人和集體的渴望。偉大的建築給人希望,還能醫治人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