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現存最大的道教石窟群—龍山石窟已經完成修復,預計十月可以接待遊客。
龍山石窟位於山西太原西南二十公里的龍山山頂,開鑿於隋唐,鼎盛於宋元,是大陸現存規模最大、題材最豐富的道教石窟。龍山石窟現存九窟,包括: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三天師龕、玄真龕、披雲子龕、三皇龕、七真龕及辯道龕,石雕像有六十五尊。
龍山石窟在中國道教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雕鑿技術奇特,面型方圓。衣飾沉厚,線條簡練,風格粗獷,生活氣息濃郁。一九九六年被大陸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憾的是,上世紀二○年代,龍山道教石窟遭到嚴重破壞,很多精美的石刻造像被盜,流失海外。
太原市文物局龍山文管所辦公室主任段愛軍介紹,龍山石窟歷經千年滄桑,由於石窟區所處的地質及環境不斷發生變化,龍山石窟經歷了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洞窟及雕像不同程度遭到損毀。近年來,大陸政府投入巨資對龍山道教石窟進行技術保護;第一期搶險加固工程將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