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金融機構還沒有數幣機時,是怎麼算錢幣呢?羅東鎮農會還保存六十年前使用的「數幣板」,輕輕一搖,就能數出五十枚錢幣,昨天在羅東鎮農會的百年攝影展亮相(圖/廖雅欣)。
【本報宜蘭訊】過去金融機構還沒有數幣機時,是怎麼算錢幣呢?羅東鎮農會還保存六十年前使用的「數幣板」,輕輕一搖,就能數出五十枚錢幣,昨天在羅東鎮農會的百年攝影展亮相(圖/廖雅欣)。
羅東鎮農會創會百周年,昨天起在李科永圖書館舉辦「漫影羅東一世紀,相述農會百年史」攝影展,展出鎮農會創辦以來的紀錄照片,最老的照片已有七十五年歷史,是民國三十年時在羅東鎮農會外的幹部合影,另有不少五○、六○年代的農村老照片,展至二十九日。
總幹事黃智庸說,羅東早期產業不只有農業,還有商業和林業,透過早期舊照,掀開一頁頁屬於羅東鎮的故事,協助展出者包括前總幹事、名攝影家陳兩祥,社大攝影老師林育德等人。
「以前鄉下農閒時,我都在田裡玩遊戲」、「我年輕時到太平山去運材,就是靠人工拉木頭……」,參觀民眾絡繹不絕,看到農村老照片,回憶童年場景。黃先生說,他十五歲就到太平山上幫忙,靠著人力拉木頭到溪邊,再讓木頭順流而下,看到這些老照片,回想自己年輕時生活雖困苦,但每天都為生活努力,感觸良多。
鎮農會人員拿出一張老照片,照片裡的農會櫃台旁排了一排「數幣板」,可以數各式各樣錢幣。
目前農會還存有一片板,已有六十年歷史,農會人員現場示範過去農會便利數幣的方式,這塊木板上挖了五十個洞,只要把錢幣鋪上去,搖幾下,五十枚錢幣都進到洞裡,每搖一次就數出五十枚硬幣,大家都覺得新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