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研究數據雖顯示,成年男性罹患憂鬱症的比率遠低於女性,但專家擔心這可能並非實情,因為男性比較不願意承認自己心情沮喪,並尋求憂鬱症的診斷和治療。
據報導,女性的憂鬱會內化,男性的憂鬱則外顯,會抱怨失眠、壓力或失去活力等身體症狀,通常變得暴躁易怒,且易退縮、孤立自己。由於男性不習慣談心,心情沮喪可能被視為軟弱,讓情況更為惡化。臨床心理學家柏魯西解釋,對女性來說,憂鬱是求助的訊號;對男性而言,這代表挫敗認輸。
研究發現,婚姻出問題,會使男女兩性都感到憂鬱,但一九九七年發表的經典研究顯示,女性常先有婚姻問題,才有憂鬱,男性則是先憂鬱、後導致婚姻問題。心理學家特洛克塞爾說:「男性對憂鬱的反應是把拒人於千里之外,可能讓配偶感到無助孤單。」
如何幫助與憂鬱搏鬥的男性?專家表示,可建議對方視憂鬱為正常,解釋憂鬱可以治療;說話勿批判,勿表達憂心,與他一同尋找治療方法;別提「憂鬱」一詞,勸說對方去治療他的「症狀」;阻攔自殺,男性嘗試自殺的死亡率是女性的約四倍;建議專注於行為改變的治法;鼓勵對方做擅長的事,有困難就求助;治療後病況真的會好轉,願意找醫生就是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