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沒有贊助商、自立自強投資老本拍紀錄片的素人導演吳惠君,日前拍片記錄故鄉貢寮澳底之美,把地方單純、美好的山海景致推上大銀幕,家鄉沒讓她失望,紀錄片《親親海洋》日前獲得美國國際金勳獎殊榮,讓她雀躍不已。
四十四歲的吳惠君曾是公司的紅牌業務,領獎金是家常便飯。但她也愛旅遊、愛分享,二十八歲開始擔任業餘導覽員,在新北和花東縱谷都留下導覽足跡。
離開家鄉三十年後,討海大半輩子的父親過世,吳惠君決定返回家鄉,整理家中的老宅當民宿。她對老家周邊一草一木開始熟悉,但也發現家鄉的美一點一滴消逝,這裡沒有變好,只有變老,讓她心疼不已。
兩年前,只有專科學歷的吳惠君,決定扛起攝影機,導演、製片兼攝影師一手包,拍起屬於家鄉的紀錄片,記錄家鄉海洋、產業、人文的美好;「沒有太多想法,只求一切還來得及。」吳惠君說。
她不惜違約解除銀行定存,投入兩百萬資金,憑著當業務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海邊採石花菜的海女、採九孔的潛水夫、討海的船長,甚至連九十歲、還在當地執業的老醫生,統統走進她的紀錄片。
感謝對象逾千
名單「落落長」
名為《親親海洋》的紀錄片四月中完成,片中記錄貢寮的風土民情,有小人物的奮鬥,也有遼闊海域萬物蓬勃生機,把人文、風土和百看不厭的美麗風景,全納進七十五分鐘紀錄片裡。吳惠君為讓影片更有能見度,跑遍東北角尋求播映合作,國立海科館曾播映過,廣受好評。
吳惠君又多了一個「素人導演」頭銜。吳惠君說,雖然從頭到尾紀錄片只有她隻身奮鬥,但片尾感謝名單「落落長」,達千人以上。
打進美國市場
「入場券」到手
今年五月首映後,吳惠君將片子送到國外參展,日前傳出獲得今年美國國際金勳獎紀錄片項目獎項。吳惠君說,金勳獎屬榮譽性質獎項,沒有獎金,但可獲得獎杯,和美國華盛頓片場十二小時拍片機會,還可在美國發表作品、販賣版權,獲獎,等同獲得打進美國電影市場的入場券。
吳惠君說,獲獎最大意義在於達到全民外交目的,讓貢寮之美被看見,東北角不只福隆沙雕,還有更多東西是國際性的,值得被全世界知道;她也希望找得到公播合作,讓更多人認識美麗的貢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