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陸「十一長假」即將來臨,但來台的陸客團卻大幅下滑;據移民署統計數字,去年九月一日至九日期間,申請來台的陸客團人數是三萬一千一百九十七人,但今年同期數字,卻直線下滑到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五人。
儘管移民署指出,雖然陸客團人數較去年同期下滑,但九月一日至九日的陸客自由行人數,從去年的一萬四千五百一十二人,增長到今年的兩萬九千八百二十四人,但畢竟陸客團和自由行的旅遊型態不同,對遊覽車、旅行社與導遊等從業人員,仍帶來劇烈影響。
移民署說,往常多從九月初開始觀察十一黃金周申請案,以今年九月一日至九日與去年同期比較可發現,陸客團大幅減少,但自由行陸客不減反增,整體陸客申請來台旅遊案件略增五百五十人。
過去接陸客團的郭姓導遊指出,陸客團來台人數銳減,傷害最大的就是遊覽車司機,過去全台灣至少有四千輛遊覽車專接陸客,現在這些司機都面臨無班可開的狀況;另外接陸客團的導遊,現在也只剩下一成接陸客,一個月可能只接一個案子,狀況相當悽慘。
郭姓導遊表示,儘管自由行陸客來台人數增加,但是「幫不到目前失業的這群人!」,他說自由行陸客多集中在都會區遊玩,對於夜市或四、五星級旅館、藥妝店影響不大,但是專接陸客的餐廳、旅館或土產店,現在根本就沒有生意做,例如花東沿海的餐廳,目前生意門可羅雀。
另一名觀光業者表示,政府為因應陸客團來台數量減少,提倡號召東南亞國家人民來台旅遊;但問題是政府事前並未多做宣傳,來台的東南亞旅客人數有限,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的人均收入不高,對刺激台灣經濟效益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