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 兩岸交流共創未來 記者郭書宏 圖/人間社記者王淑慧 |2016.09.08 語音朗讀 23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與中國佛學院,就當代大陸佛教教育交流座談。 圖/世界佛光會王淑慧靈光寺佛牙舍利。 圖/世界佛光會王淑慧眾人瞻禮舍利。圖/世界佛光會王淑慧 【記者郭書宏北京報導】兩岸佛教未來發展,佛教教育是關鍵因素。為尋求台海僧信教育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訪問團成員,昨天造訪北京法源寺內的中國佛學院,與全體師生及大陸八所佛學院代表共同探索「當代大陸佛教教育的實踐」,了解兩岸佛教現況及各自優勢,計畫未來結合雙方軟實力,讓佛教在世界舞台益加發光發熱。 這場「海峽兩岸佛教教育座談會」由閩南佛學院副院長法源法師主持,大陸代表包括: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宗性法師,與中國佛教協會祕書長劉威、副祕書長盧潯,以及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厚榮、向學法師;普陀山學院常務副院長會閑法師、峨眉山佛學院副院長隆藏法師、杭州佛學院教務辦公室副主任善能法師、福建省佛學院副院長傳紹法師、雲南瑞麗菩提學校教務長詔觀罕法師、四川尼眾佛學院教務長慧正法師等人。 佛學結合社會 雙軌教學 「中國佛學院所在地法源寺,可說是人間佛教發源地之一。」宗性法師表示,寄禪長老早年圓寂於北京法源寺,就是為教提出建言而為法捨報,促成太虛大師日後提出人生佛教構想。當今大陸佛教要務為培養人才,藉以提升教界活動的深度與廣度,也規畫與台灣加強青年僧的交流,讓漢傳佛教、人間佛教走向世界。 宗性法師也針對近代佛教發展與展望,即興創作一詩:「百年佛教行進難,人間佛教歷百年;無盡慧燈薪火繼,太虛大師挽狂瀾。人間佛教歷百年,法輪再轉譜新篇;同心同向同行願,契理契機契法緣。無盡慧燈薪火繼,人間佛教兩岸傳;徹悟心源佛光耀,無盡意齋聖教宣。太虛大師挽狂瀾,問學深柳住衹園;武昌育僧潮音聽,彌天法雨滿人間。」此詩一出,立即獲得滿堂彩。 隨後,會閑法師以普陀山佛學院為例說明現況。 他指出,該學院教學採雙軌制,也就是除了傳統佛學課程外,也與華東師範大學聯合辦學,完整佛學院訓練的學科教育,並增加巴利文、梵文、藏文等外語訓練。未來也將強化「佛學教育」,訓練僧才領眾薰修能力;延伸「文化教育」,鼓勵學生汲取教育、文化、政經、科技、外語、藝術等多元領域知識;培養「品德教育」,以觀音法門為本,用品德服眾;朝向「理想教育」,培訓學識上有造詣的僧伽,以正確智識貢獻國家社會、促進世界和平。 「兩岸佛教相輔相成,是台海交流之必要。」向學法師說,他到過台灣五次,最感動的是台灣佛教弘法之熱情,足跡遍及醫院、學校、監獄等;當然,大陸佛教許多優勢也值得台灣借鏡。 兼弘八宗思想 以戒為本 「當今台灣佛教興盛,成就源自大陸來台法師耕耘,台灣佛教以經驗回饋大陸佛教,復興中國佛教大有希望。」福智鳳山寺佛學院主任如淨法師表示,大陸佛教硬體建設已然完備,建議未來可側重深化僧才的信心與道心,並以戒為本;思索如何在四年學制內,兼弘八宗思想而不落於普通概念認知。 養諄佛學院副院長安慧法師表示,在佛教近代發展上,台灣比大陸起步的早,經驗也較為豐富;大陸僧才年輕化、國際化,已有急起直追的態勢。他指出,未來兩岸佛教教育交流可先從師資與學生開始,兩地彼此有交換學習機制、深入學習對方優點。德山寺佛學院院長德學法師則認為,教理詮釋與實踐的深度是佛學院教學重點之一,用正信佛法引導行動如法,是兩岸佛學教育所需重視的。 「兩岸佛教學院師生應多交流。」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目前在台就讀的外籍生約有十二萬人,大陸學生約有七、八萬人,其中佛學院比例不多;他建議,大陸佛學院學生來台可至南華大學修習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系所、宗教學研究所等。另外,在佛學院訓練亦可結合三好教育、環境教育,讓教學體系更加健全。 世界和平法會 瞻仰佛牙 座談會後,宗性法師致贈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由趙樸老題字的「多聞多思、知恩報恩」墨寶,且以與會團體名稱贈詩一首:「佛光香光圓滿光,福慧睿智德山望;涵養諄諄靈鷲山,靈巖山峰白蓮香。中華佛教國際化,青年蓬勃勇承擔,檀越長者共護持,法運千秋永綿長。」 而慧傳法師等人亦回贈星雲大師一筆字對聯「學如川流無止境,名似泡影悟真空」、《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等結緣品。 下午,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訪問團赴北京靈光寺參加「祈禱世界和平法會」、瞻仰佛牙舍利、體驗茶道等,全程由靈光寺方丈常藏法師接待,讓參訪團成員備感賓至如歸、法緣殊勝。 前一篇文章 40沙彌出水痘 法師心疼急照護 下一篇文章 紐國多元論壇 促社會和諧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3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04【詩】戀戀古城2025.07.23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天堂到地獄 4-12025.07.2206【利人利己】健康素食觀2025.07.2207全球佛青聚新馬寺 探討永續發展2025.07.2208【創作花園】 挑戰養蠶寶寶2025.07.2409菲國宗教和諧共融 三好教育見證2025.07.22102025香港書展開幕 佛光山力推閱讀文化2025.07.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友愛服務隊慈善齋宴 慈悲愛心人雲集佛光山線上佛學院 總本山、祖庭課程結業林聰明行三好淨三業新書發表 推動三好願景北美洲供僧祈福 逾千人培植福慧多元學習 學子樂當慧慈寺義工 歐洲首辦人間佛教經典修持 佛法走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