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館 皮膚善癢沒發疹 清毒素不搔抓

文/杜博文 |2016.08.24
5780觀看次
字級

文/杜博文

單純皮膚搔癢是指皮膚沒發疹只會癢,癢的感覺通常由一處再移至他處,變成全身搔癢,有時一下子就消失,有時夜間加重影響睡眠,和許多內科疾病脫不了關係,須給醫師診斷治療,中醫幫助改善氣血運行,可針對局部皮膚狀況,清除體內毒素,改善癢的症狀。

常見原因:

1.食物引起,像魚、肉、牛乳、蛋、海鮮類、堅果、小麥、巧克力、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

2.年紀增長皮膚保溼因子降低。

3.對某些物質過敏,如花粉、羽毛、昆蟲叮咬、油漆、洗潔精、橡膠等,也就是保衛體表的正氣不足,加上環境中的過敏因子,兩者兼具就會發作。

4.全身性皮膚搔癢多數是內科問題如糖尿病、胃腸疾病、肝臟問題、腎臟病、精神疾病引起。

5.陰部搔癢可能與白帶、糖尿病有關、肛門搔癢可能與胃腸或寄生蟲感染有關。

6.許多內科疾病都可能引起皮膚癢,如甲狀腺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缺鐵性貧血、惡性腫瘤等。

調整方法:

1.清淡飲食,少喝咖啡、刺激食物、辣椒。

2.避免過度曝晒日光,衣服棉質為佳,盡量寬鬆透氣以利排汗。

3.輕微發癢時,輕拍皮膚刺激其他痛覺抑制癢的感覺。

4.養成運動習慣,慢跑、散步、游泳…等都可提升免疫。

5.多喝現榨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如柳丁、奇異果、蘋果汁。

6.充足睡眠,避免壓力或熬夜與維持心情愉快。

7.注意保溼,避免毛料衣物刺激、洗澡水不宜過熱。

8.禁止用力搔抓、或過度搓洗皮膚,會使病情加重。

9.減少吸煙及濃茶,保持大便暢通,減少毒素堆積。

10.出國或氣候乾冷時,特別注意皮膚保濕。

11.可搭配養中藥、針灸、貼耳針肺區、腎上腺、皮質下等可直接作用於大腦皮質而增強全身組織調整作用,減輕症狀發生。

參考穴位(可每日輕按十分鐘,每日二到三次):

1.血海,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有調血清血,宣通下焦的功用。

2.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可疏邪熱,利關節,祛風溼,調氣血。

(作者為常生中醫診所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