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真義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6.08.21 語音朗讀 19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宜法師 圖/人間社慧靜法師 圖/人間社慧峰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主題「學佛的真義」,上周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副住持慧峰法師主持,與談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生活老師慧靜法師、都監院書記慧宜法師分享學佛的精要,從學佛的層次剖析「信、戒、定、慧、證」,讓聽眾明白學佛的真義。 慧峰法師表示,「學佛」就是藉由修行改善行為。「佛」是覺者,「學佛」就是學習覺醒。學佛的第一入門「信心、信仰」,而其真義是「體證」。從佛教緣起法、因果概論切入佛法,能讓人看清事實,了解因果,能如如不動,有戒能產生定力,有定力才有智慧。他以澳洲南天寺的大蓮池為例,當風吹葉落池中,混濁的蓮花池看不清底,唯有風停水靜才能見底;人心亦是如此,人若沒有持戒與定力,心濁則無法看見自己的念頭。 「學佛的信心從哪裡來?」慧宜法師指出:「信心、信仰、戒律。」在他年少時,因奶奶在寺院做生日的因緣,讓他接觸佛教。父親曾為他說「魚籃觀音」的故事,直到長大讀書接觸道場,聽到法師說星雲大師對觀音的定義「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並從閱讀《釋迦牟尼佛傳》了解佛陀為五比丘宣說「四聖諦、十二因緣」後才成立教團。 慧宜法師提及,佛如光,能遍照一切;法如水,能洗滌煩惱;僧如田,能廣植福德。學佛皈依三寶認識佛教,以佛陀為榜樣,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他認為,信仰必須選擇真實存在的教主,且弘傳久遠對人類產生影響的教法,能對於生活有影響的身教與言教,信仰佛教必須先認識「自性三寶」。學佛必須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基本精神。對於大眾願意發起教化的責任、饒益有情的願心;以佛、法、僧、戒「四不壞信」,感化他人,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做個解脫自在的人。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慧靜法師認為,善根是未來成佛的根本,末法眾生不持戒,如蒸沙做飯,不持戒修禪定則成「邪定」。他舉觀音菩薩的故事強調,身語意三業的重要性。說明人間生活禪透過「九住心」從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處、等持等禪修方法,降伏內心的煩惱,最後達到正知正覺。 慧靜法師也在現場唱誦心定和尚所填〈一定能成佛〉的歌,台下聽眾也開心跟隨唱和。慧靜法師表示,「定」能讓人看清世間的真相,無論打坐、誦經、拜佛或念佛修持都能修定。修持人間生活禪「九住心」,禪修的層次能讓人從不知不覺、能知能覺、有知有覺、先知先覺,到最後正知正覺。擁有正知正覺,能了知世間所有眾生的心,才能度化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 慧峰法師總結,面對貪瞋痴無明煩惱的念頭生起,如感冒需要醫生治療;對治不同的煩惱,需要不同佛法。禪修慢慢發現念頭的生起,了解自己內心的境界。從佛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去體證,讓心充滿智慧與慈悲。「無常」的智慧,必須建立在禪定的觀照之上;「無我」能避免許多煩惱;「涅槃」,心中充滿智慧與慈悲,不以自我為中心,就是涅槃的境界。 他勉勵大眾,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生活,讓外在的行為回歸於禪定,不管是透過數息、念佛或持咒,凡能運用都是好方法。學佛修持需具備耐心,了解「善有善因,惡有惡因」、緣起法則,把自我中心拿掉,藉「信、戒、定、慧、證」提升智慧與法喜,才是人間佛教修持的成果,更是學佛的真義。 前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迷之本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晨齋語錄】正確觀念【人間行者心】以筆為燈以心續願 重走傳燈之路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 作者其他文章許夏子母女精進 信仰是傳家寶王淑慧接引全家 兒子建立三好觀念彰化.北斗 河港風華寶斗心 三員趣聞螺陽情彰化.芬園 挑水古道飄桐香 三巖二寺話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