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真義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6.08.21 語音朗讀 19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宜法師 圖/人間社慧靜法師 圖/人間社慧峰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主題「學佛的真義」,上周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副住持慧峰法師主持,與談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生活老師慧靜法師、都監院書記慧宜法師分享學佛的精要,從學佛的層次剖析「信、戒、定、慧、證」,讓聽眾明白學佛的真義。 慧峰法師表示,「學佛」就是藉由修行改善行為。「佛」是覺者,「學佛」就是學習覺醒。學佛的第一入門「信心、信仰」,而其真義是「體證」。從佛教緣起法、因果概論切入佛法,能讓人看清事實,了解因果,能如如不動,有戒能產生定力,有定力才有智慧。他以澳洲南天寺的大蓮池為例,當風吹葉落池中,混濁的蓮花池看不清底,唯有風停水靜才能見底;人心亦是如此,人若沒有持戒與定力,心濁則無法看見自己的念頭。 「學佛的信心從哪裡來?」慧宜法師指出:「信心、信仰、戒律。」在他年少時,因奶奶在寺院做生日的因緣,讓他接觸佛教。父親曾為他說「魚籃觀音」的故事,直到長大讀書接觸道場,聽到法師說星雲大師對觀音的定義「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並從閱讀《釋迦牟尼佛傳》了解佛陀為五比丘宣說「四聖諦、十二因緣」後才成立教團。 慧宜法師提及,佛如光,能遍照一切;法如水,能洗滌煩惱;僧如田,能廣植福德。學佛皈依三寶認識佛教,以佛陀為榜樣,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他認為,信仰必須選擇真實存在的教主,且弘傳久遠對人類產生影響的教法,能對於生活有影響的身教與言教,信仰佛教必須先認識「自性三寶」。學佛必須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基本精神。對於大眾願意發起教化的責任、饒益有情的願心;以佛、法、僧、戒「四不壞信」,感化他人,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做個解脫自在的人。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慧靜法師認為,善根是未來成佛的根本,末法眾生不持戒,如蒸沙做飯,不持戒修禪定則成「邪定」。他舉觀音菩薩的故事強調,身語意三業的重要性。說明人間生活禪透過「九住心」從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處、等持等禪修方法,降伏內心的煩惱,最後達到正知正覺。 慧靜法師也在現場唱誦心定和尚所填〈一定能成佛〉的歌,台下聽眾也開心跟隨唱和。慧靜法師表示,「定」能讓人看清世間的真相,無論打坐、誦經、拜佛或念佛修持都能修定。修持人間生活禪「九住心」,禪修的層次能讓人從不知不覺、能知能覺、有知有覺、先知先覺,到最後正知正覺。擁有正知正覺,能了知世間所有眾生的心,才能度化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 慧峰法師總結,面對貪瞋痴無明煩惱的念頭生起,如感冒需要醫生治療;對治不同的煩惱,需要不同佛法。禪修慢慢發現念頭的生起,了解自己內心的境界。從佛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去體證,讓心充滿智慧與慈悲。「無常」的智慧,必須建立在禪定的觀照之上;「無我」能避免許多煩惱;「涅槃」,心中充滿智慧與慈悲,不以自我為中心,就是涅槃的境界。 他勉勵大眾,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生活,讓外在的行為回歸於禪定,不管是透過數息、念佛或持咒,凡能運用都是好方法。學佛修持需具備耐心,了解「善有善因,惡有惡因」、緣起法則,把自我中心拿掉,藉「信、戒、定、慧、證」提升智慧與法喜,才是人間佛教修持的成果,更是學佛的真義。 前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迷之本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空有不二【人間行者心】人間文學書香味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4佛法 其實很懂你的心【人間行者心】人群邊緣的風景—— 從掌聲到成全 作者其他文章許夏子母女精進 信仰是傳家寶王淑慧接引全家 兒子建立三好觀念彰化.北斗 河港風華寶斗心 三員趣聞螺陽情彰化.芬園 挑水古道飄桐香 三巖二寺話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