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台攝護腺肥大求診人數近六十萬人,近十年三十至四十九歲患者翻倍增加,有位三十多歲的台商,生活習慣不佳,攝護腺疾病提早報到,花數萬人民幣求醫,病情卻未見大幅改善。醫師指出,門診有愈來愈多年輕攝護腺相關疾病患者,主要是整天坐著不動的上班族;手機與電腦普及,讓很多人整天坐著不動、憋尿,也增加攝護腺肥大風險。
根據衛生署統計,全台因攝護腺肥大求診人數近六十萬人,近百分之九十四為五十歲以上男性,近十年患者增加逾二十二萬人,三十歲以上民眾都有增加趨勢,其中四十至四十九歲人數增加為一點五倍,三十至三十九歲人數更增加為二倍。
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周固解釋,整體求醫人數增加,可能是資訊科技普及,有更多民眾接受到衛教知識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羞於求醫。
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攝護腺疾病求醫的原因,周固說,主要是台灣的飲食內容愈來愈西化,年輕一輩攝取過多的魚肉和高熱量、高油脂食物。
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林儒延表示,攝護腺肥大是老化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也是每個男性的必經之路。五十歲以上男性,攝護腺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肥大。
林儒廷說,門診的確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因攝護腺疾病求醫,有一位三十多歲台商,平時長坐辦公室,喝水量不足、長時間憋尿,又常抽菸熬夜,罹患攝護腺疾病後,四處求醫卻沒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林儒延指出,手機與電腦日越趨普及,許多上班族整日坐辦公室,下班後又持續使用電腦或低頭滑手機長時間久坐著、憋尿、喝水量不足、缺乏運動,因此增加攝護腺炎發生的機率。許多人以為吃藥或手術就能根治病症,但其實改變自己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