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妤凡唯一願望是把阿嬤抱到輪椅上,帶她外出走走。圖/林良齊
卓妤凡唯一願望是把阿嬤抱到輪椅上,帶她外出走走。圖/林良齊
【本報綜合報導】今年十二歲的屏東佳義國小學童卓妤凡,已照顧因車禍導致癱瘓在床的阿嬤卓惠美多年,今年獲內政部全國孝行獎表揚,今天將前往台北領獎;她唯一願望是快快長大「能把阿嬤抱到輪椅上,帶她去看外面的世界」。
卓妤凡的母親在懷胎三個月時,她的父親就因車禍死亡,而她一歲多時,母親改嫁另組家庭,從此家中就只留下她與當時四十多歲的阿嬤一起生活。
後來阿嬤因車禍癱瘓臥床,雖然平常還有親友及鄰居幫忙照顧祖孫兩人;但卓妤凡在幼兒園讀到大班時,就到醫院照顧阿嬤,並學習打理自己生活起居,小學時候就會煮飯,也會把學校吃剩的午餐帶回家加熱與祖母分享,她甚至為了照顧阿嬤放棄與學校合唱團至中國大陸演出的機會。
「她是上帝派給我的小天使」,卓惠美說,沒有她,不知道日子該怎麼過;祖孫目前靠殘障與低收入救助、善心人士的協助。
卓妤凡說,她想快快長大,就能把阿嬤抱到輪椅上面,帶阿嬤外出走走。
單身的他 為父母學下廚
另一位同樣將接受表揚的是住在高雄市,今年五十三歲的陳立源,本是資訊工程師,工作和收入穩定;六年前他的父母相繼病倒,他毅然辭去工作,回家專職照顧父母;從頭學習烹煮,學習清理父親失禁的大小便,一路走來,沒有怨言。
「我是長子啊!照顧父母是我的責任!」他有二個弟弟、二個妹妹,自己和三弟未婚,三弟本來在台北工作,現已回高雄,另三名弟妹各組家庭,他一肩擔起大哥孝養雙親之責,不推給弟妹。
六年前,陳立源的父親因心肌梗塞送醫,在醫生救治下搶回生命,但隨後六度肺積水,加上糖尿病,一段時間就住院急救,他的母親又在此時期被檢查出罹肺腺癌,要切除一片肺葉,接續而來的十多次電療、化療,身體飽受折磨。
照顧老人 最重要是陪伴
看著父母受病痛之苦,陳立源自己到醫院照顧父母,父母病情嚴重時,他三天兩夜不睡覺;有人建議請看護,他沒有動過心,「自己照顧比較知道父母的病情如何」。
陳立源為了讓媽媽高興,有時用摩托車載媽媽到市場,又怕媽媽坐不穩,就用大披巾把媽媽綁在自己身上,像舊時媽媽把幼兒綁在背上一樣,左鄰右舍看了都很感動。
陳立源說,照顧老人,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他會找出相簿,讓父母看舊照片談以前種種。被問到辭職照顧兩老,有沒有後悔過?他表示,父母從小照顧子女,都沒有後悔過,為人子照顧父母,怎會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