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倫敦選民二十四日獲知公投結果後,大失所望。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脫歐公投後,歐盟推出新一波改革已是迫在眉睫,歐盟內部無論在經濟和移民政策還是決策程序等,一直存在爭議,改革刻不容緩。在英國公投結果揭曉後,英國已成為脫歐先驅,或令其他成員國蠢蠢欲動。
著名政評人伯舒迪斯基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英國脫歐對歐盟來說可能是件好事,倘脫歐不成,反而可能為歐洲帶來更大的危機。他解釋,要令歐盟變得更有效率和更有能力解決問題,難免要各成員國進一步放棄自身國家主權。即使英國決定留歐,支持脫歐的選民也不可能會即時改變心意,只會迫使英國政府不再支持任何可能加強歐盟的事,而其他國家顧慮到疑歐政黨的政治實力漸長,亦難以再力挺新的歐盟整合改革。
歐洲領袖近期開始改變口風,承認歐盟改革已是當務之急。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周一說:「無論(英國公投)結果如何,我們也必須小心謹慎審視歐盟的未來。我們如果無視英國公投的警號就是愚蠢。」
核心國、邊緣國 恐各吹各的調
卡麥隆二月與歐盟各國達成的協議,本身就是要求歐盟改變的第一步,舉例說,協議提到英國可豁免加入「更緊密聯盟」,便是對歐盟多年來整合大計的正面挑戰。
部分評論認為,今次英國脫歐公投也會造就未來的歐盟條約將換上雙層架搆,核心國家將進一步加強整合,邊緣國家則相對疏離,只肯揀擇部分對自己有利的條約條款來履行,有可能令歐盟運作變得難以為繼。
圖斯克上月底承認:「我們(歐盟領袖和高層)沉醉於即時和全面整合的構想,我們未能發現到一般歐洲公民並未共享我們的歐洲熱情。」
即使是相對富裕的西歐和北歐國家,也對自己變相分擔窮國財政責任,以及承受移民和難民湧入的情況感到強烈不滿。皮尤研究中心本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對歐盟的不滿意度比得上甚至超過英國(百分之四十八)的國家不少,荷蘭(百分之四十六)、德國(百分之四十八)、西班牙(百分之四十九)和法國(百分之六十一)都是例子。英國脫歐了,這些國家會否「有樣學樣」是一大風險。
德、法傷感 歐巴馬要會卡麥隆
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震撼全球,各國紛紛表態。德國及法國為英國「脫離」表示傷感,美國則表示總統歐巴馬會再與英國首相卡麥隆商討此議題。
德國副總理加布里埃爾周五形容英國脫歐的決定為「歐洲糟糕的一天」。身兼德國經濟部長的他發推文稱:「該死!這是歐洲糟糕的一天。」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邁爾表示,公投結果屬歐洲和英國「傷感的一天」。芬蘭前總理斯圖布表示,英國脫歐是一場「噩夢」。
但荷蘭反穆斯林及反歐洲的自由黨領袖維爾德斯,以及法國極右國民陣線黨魁瑪琳雷朋,在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後,要求荷蘭及法國就在歐盟的去留舉行公投。英國脫歐從口號變事實,也讓英國成為歐洲聯盟成立以來第一個出走的成員。歐盟現在除了要和英國展開脫歐後續談判外,更重要的是要團結內部,嚴防其他成員起而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