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超級電腦大會(ISC)二十日公布新一期TOP 500榜單,中國大陸第一台全部採用國產處理器構建的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以近三倍於第二名的運算速度登頂,更成為全球首個突破十億億次的超級電腦。中國超級電腦上榜總數量也有史以來首次超過美國,名列第一,標誌著中國大陸在該領域研製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據新一期出爐的TOP 500榜單,「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的峰值性能、持續性能、性能功耗比等三項關鍵指標均為世界第一。其中,峰值性能達到十二點五四億億次每秒,並使用自主研製芯片,持續性能達到九點三億億次每秒,是「六連冠」的「天河二號」的近三倍。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楊廣文比喻說,「神威‧太湖之光」一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於全球七十二億人同時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三十二年。
華爾街日報報導,「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由近四萬一千個芯片組成,每個芯片上有兩百六十個被稱為處理器核心的小型計算引擎,設計人員可以藉此將一千零六十五萬個處理器核心裝入四十個機櫃。相比之下,美國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上只有約五十六萬個處理器核心。
另外,此次TOP 500榜單中,中國大陸以一百六十七台超級電腦入圍的數量居首,超過美國的一百六十五台,這也是美國入圍的超級計算機總數量首次跌下第一位置。超級電腦被稱為「國之利器」,是國家科技綜合實力的體現,從高端材料,到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再到深海探測、空間技術各領域,都離不開超算領域的支撐。近十年來,中國超級電腦發展步入快車道。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先是「天河二號」六連冠,再到此次全國產化的「神威‧太湖之光」實現世界首個每秒十億億次的突破。